文档详情

光电信息科学和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9-02-15约2.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制定人:张艳/沈常宇 审校人:金尚忠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方向一:光电信息与传感;方向二:光学技术及工程)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思维方式。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4.具有一定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知识、较强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从事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2.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能力结构要求 1.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3.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4.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三、主干学科 光学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光学原理、光电检测技术、光电信息物理基础、光学系统CAD、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信息专业实验等。 五、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 要求内容 配套主要课程或教育培养措施 备 注 能力 要求 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微机系统与接口》等课程及专业课程中应用软件的使用、参加学科竞赛等环节实现。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程序员考试。 外语能力(基础英语能力、专业英语能力) 基础外语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及相关选修课程的学习来掌握;科技英语和专业英语通过双语教学课程、毕业设计中的外文文献阅读与翻译等环节实现。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 专业实验、应用能力 通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系列学科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的锻炼、参加学科竞赛等途径实现。 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等环节实现。 素质 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思政”类课程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实现。 文化素质 通过人文社科类、综合能力类公共基础课程和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环节的培养措施来实现。 专业素质 通过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以及课外的专业教育模块等培养措施来实现。 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专业介绍、专业调研、生产实习等专业教育和实习环节的培养措施来实现。 身心素质 通过《体育》课程和军训、军事理论等课外教育环节实现。 六、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学 制: 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3-6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课程结构分配表 课程类别 要求学时(周)数 占课内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要求学分数 占总学分的比例 公共教育课 必修 方向一 1103 50.34% 63.5 38.72% 方向二 1103 50.71% 63.5 38.72% 选修 方向一 64 2.92% 4 2.44% 方向二 64 2.94% 4 2.44% 学科基础课 必修 方向一 448 20.45% 28 17.07% 方向二 440 20.23% 27.5 16.77% 选修 方向一 224 10.2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