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态问题几何图形中引入动元素.ppt

发布:2017-06-17约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动态问题一般是以三角形、四边形、圆、函数图象等图形为载体,设计动态变化,并对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考察研究的一类问题. 动态问题主要可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1)几何图形中引入动元素; (2)坐标系中引入动元素。 例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B = 90°,E是AD的中点, 点P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EP与BD相交于点O. (1)当P点在BC边上运动时,求证:△BOP∽△DOE; 点P是BC边上的动点 证明:∵AD∥BC, ∴∠OBP = ∠ODE. 在△BOP和△DOE中, ∠OBP = ∠ODE,∠BOP = ∠DOE, ∴△BOP∽△DOE. 例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DCB = 90°,E是AD的中点, 点P是BC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重合),EP与BD相交于点O. (2)设(1)中的相似比为k,若AD︰BC = 2︰3. ①当k= 1时,四边形ABPE的形状是 ; ②当k= 2时,四边形ABPE的形状是 ; ③当k= 3时,四边形ABPE的形状是 . 等腰梯形 平行四边形 直角梯形 例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 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 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 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 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动点Q 动点P 射线 线段 解:过点P作PM⊥BC,垂足为M,则四边形PDCM为矩形. ∴PM=DC=12,BQ=16-t. ∴S= ×12×(16-t)=96-6t. 例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 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 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 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 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由图可知CQ=t,CM=PD=2t,BM=16-2t,MQ= t. 若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分三种情况: 若QP=QB.在Rt△PMQ中, , 由QP2=QB2 得 ,解得t= ; 若BP=BQ.在Rt△PMB中, . 由BP2=BQ2 得: , 即 . 由于Δ=-704<0,∴上述方程无解,∴PB≠BQ; 若PB=PQ.∵PM⊥BQ,∴BM=QM,即 . 解得t= . 故当t= 秒时, 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例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 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 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 点P、Q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