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概论第一章.ppt
一般一章一次课时间,特别章节(金融和旅游)例外。考勤记录6次成绩迟到请假扣2.5分,旷课扣5分:全勤期末有加分;课堂表现为回答提问和讨论发言加分2.5分,被点名扣分5分,作业成绩为基础分。考试方式后定。注意服务的概念与书本上有所不同,因其繁琐。1、服务的使用价值就是使另一个经济主体增加价值(受益)。所有的服务都具有这个特点,大部分服务还同时具有价值,可以货币计量,是一种“商品”,公共服务则不具有“价值”。2、服务有施予方和被施予方,同一个主体的活动不能称为服务。(自己给自己洗澡,自学、做家务等)3、服务是动态的活动过程,不可储存。对服务特征的理解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服务的概念。1无形性主要指服务没有实物形态,所以也叫不可感知性。教材也指出服务的使用价值也具有某种不确定或延迟感受到的特点。如教育,服务接受者感觉到受益可能要很久以后。2即时性服务的施予与接受是同时的,无法分割,如要分割一定要借助实物,但那严格意义上已不属于服务因为不可分离性,服务也不可储存,不能像有形商品一样。(酒店的例子,客房出租是服务,某一天客房空置不可能第二天累计出二套客房。)3异质性服务是由人完成的,同一种服务不同的人来实施会因为人的个体差异而不同。现代服务意识要求服务的标准化,是保证服务质量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服务异质性的克服。4结合性服务和物质商品总是相互结合。现代社会中纯粹的实物商品和纯粹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少了,更多的表现为两者的结合来提高消费者的满足效用。如“电器等商品与售后服务”,“食品与餐饮服务”。服务与商品结合后不但价值更高而且消费者满足也大。前四项是传统服务业的特征。5知识性知识经济(新经济)许多服务脱离传统的手工操作,而变有相当高的知识含量。金融、信息服务、教育、文化。要澄清一个观念:服务不是低人一等的,谁者可以做的低端行业(伺候人的),而是对从业者知识技能有较高要示的高端行业。我们从以下两点可以推断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趋势1首先从先进榜样做为参照:第三产业比重这一比例近年来都是比较稳定的。像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德国由于自身的特点而更倾向于制造业,所以比例稍低。一般认为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都在2/3以上。美国通过产业升级已经将利润较低污染较重的制造业门类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重点发展金融、通信、互联网、文化、创意设计等高利润空间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法国是出名的艺术国度,第三产业比例也相当高。我国与之相比,还有超过30%的差距。2、A从经济理论上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决定的物质产品的价格总体下降的,但服务产品价格总体是上升的,因为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上升。这是社会产品的软化趋势B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把增加的收入更大比例投入到提升个人素质的教育,强健体魄的体育、保健,陶冶情操的艺术表演,或旅游、闲暇、度假等。各种职业培训、本科教育的报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受到备受青睐,黄金周游客络绎不绝,许多旅游景点要超负荷接待,精彩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经常一票难求,就是例证。有一个指标来反映这种消费需求中非物质产品消费的比例:中国消费软化系数从1997年的39%演变到2002年的44%。两者的结合既是:经济结构的软化趋势,现在国际上通常把国民经济各种产业分为三个部类,即三大产业1第一产业指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2第二产业指大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为人们提供加工后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3第三产业指(广义)服务业,包括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各种行业。为人们提供各种非物质的生产生活条件。是由英国经济学家A.G.B.Fisher1932年提出的第三产业是三大部类中范围最广,行业种类最多一个行业。其具体内容我们在课程中会详细介绍。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规律: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1985年,第三产业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最为接近第二产业可以说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经济部类,也必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最大的经济部类。老师怎么可以推断出这个结论呢?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在的市场经济存在矛盾是正常的,因为不是一个理论体系。市场经济的理论认为服务也是一种社会产品,可能是公共产品,也可能是商品,创造服务的劳动是参与价值创造的要素。1概念2流通服务常常是物质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所以单独一个部门经济服务提供的服务商品需要购买社会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但也要付一部分费用公共服务,完全公共性,不用付费用(警察、消防等)3、服务业的内涵处于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