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ppt

发布:2017-02-21约1.3万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1、平和质 2、阳虚质 3、阴虚质 4、气虚质 5、痰湿质 6、湿热质 7、血瘀质 8、气郁质 9、特禀质 老年人中医体质特征 平和体质,是精力充沛,健康乐观的那一种; 阳虚体质,是手脚发凉,身体怕冷的那一种; 阴虚体质,是手心发热,阴虚火旺的那一种; 气虚体质,是气短少力,容易疲乏的那一种; 痰湿体质,是身体肥胖,大腹便便的那一种; 湿热体质,是面色油腻,长痘长疮的那一种; 血瘀体质,是面色晦暗,脸上长斑的那一种; 气郁体质,是多愁善感,郁郁不乐的那一种; 特禀体质,是容易过敏,喷嚏流泪的那一种。 九种体质歌诀 气虚者多汗,气郁者多愁。   湿热者多油,血瘀者多血,   阴虚者发热,阳虚者发凉,   痰湿者肥胖,特秉者过敏,   平和者少病 中医药服务指导 气虚质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气虚之人多神疲乏力、四肢酸懒,应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起居调摄:热则耗气,夏当避暑;冬当避寒,以防感冒;避免过劳伤正气。 饮食调养: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 起居调摄:热则耗气,夏当避暑;冬当避寒,以防感冒;避免过劳伤正气。 运动保健:起居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以防耗气,应散步、慢跑、打太极、五禽戏等 中医药服务指导 穴位保健:关元: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10-15分钟;气海: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灸,灸到皮肤发红即可。足三里: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10~15分钟为宜。 中药调理: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代表方为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大枣等药物。 中医药服务指导 阳虚质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这类人常情绪不佳,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 饮食调养:宜食温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平时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胡桃仁。 起居调摄:冬避寒就温,春夏培补阳气,多晒日光浴。夏不露宿室外,眠不直吹电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在树荫、水亭及过堂风大的过道久停,注意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 中医药服务指导 运动保健:动则生阳,体育锻炼每天1至2次。宜舒缓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穴位保健:经常按摩神阙、关元、气海可温中回阳、强壮全身。 中药调理:为补肾温阳,益火之源。常用方为金匮肾气丸、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甘草汤加肉桂汤、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中医药服务指导 阴虚质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饮食调养:多食梨、百合、银耳、木瓜、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润食物,喝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椹粥、山药粥。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 起居调摄:夏应避暑,多去海边高山。秋冬要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 运动保健: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 穴位保健:太溪: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扶住跟腱的两侧,可以同时用力揉按10~15分钟;三阴交: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涌泉: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用手与脚心之间摩擦,能够产生热量,从而达到保健效果。 中医药服务指导 痰湿质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饮食调养:少食甜粘油腻,少喝酒勿过饱。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 起居调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 运动保健:身重易倦,应长期坚持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及舞蹈等。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结实致密。 穴位保健:足三里、丰隆、承山每天按柔10-15 分钟。 中医药服务指导 湿热质健康指导: 情志调摄:多参加开朗轻松的活动,放松身心。 饮食调养:多吃西红柿、草莓、黄瓜、绿豆、芹菜、薏米、苦瓜、茵陈蒿等物,饮石竹茶。忌辛温滋腻,少喝酒,少吃海鲜。 起居调摄:避暑湿,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宜熬夜过劳,长夏应避湿热侵袭。 运动保健:适合高强度大运动量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球类等,以湿祛散热。夏季应凉爽时锻炼。 穴位保健:曲池:用拇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