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安徽省霍邱一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2-23约6.2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安徽省霍邱一中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上海近代竹枝词“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戊戌变法

2.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3.相对如图而言,明治维新后最突出的变化是

A.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B.从幕藩体制发展为中央集权体制

C.从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体制

D.从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到脱亚入欧

4.罗马共和国末期,控制政权的军事将领一方面推动一系列法律的颁行,另一方面又不经任何法律手续拟定“公敌宣告”名单,宣告名单上的人为公敌,任何人都可直接杀死“公敌”并获得赏金。“自然法之父”西塞罗就因被列入名单而遭刺杀。材料反映出

A.罗马统治者缺乏法律观念

B.自然法精神不利于罗马的扩张

C.罗马法的效用受制于强权

D.共和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5.无论是古罗马的辉煌,文艺复兴的风潮,还是天主教廷的无上尊崇,所有这些伟大的时代,都幸运地留存下了被铭刻上历史标记的伟大建筑。其中,圣彼得大教堂作为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凝聚了众多巨匠心血。下列选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等都参与了教堂设计方案的修改与施工

B.教堂的大圆顶由拉斐尔设计并指导建成

C.教堂内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大理石雕像《最后的审判》

D.主祭坛上面覆盖的锁金青铜华盖由贝尔尼尼设计建造

6.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坛兴起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学派——黑色幽默,这一学派用痛苦的幽默来表现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这反映了

A.美国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

8.占卜与风水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在民间广为流行则始于宋朝,主要原因是

A.商业发达,社会流动加剧B.社会动乱,瘟疫战争不断

C.理学兴起,儒家思想流行D.帝王提倡,佛道宗教盛行

9.1877年,时任法国总统麦克马洪在逼迫共和派内阁下台之后,任命布罗伊再度组成君主派内阁。面对君主派的反扑,控制众议院的共和派议员以惊人的一致对布罗伊内阁投了不信任票。根据当时的宪法,麦克马洪接下来可以

A.直接任命内阁 B.直接修改法律

C.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D.经最高法院同意解散议会

10.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11.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产生

12.1930年代的中国,各色各样的国货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茶,1934—1937年四个国货年更是被冠以“妇女国货年”“学生国货年”“市民国货年”“公务员国货年”等不同主题。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迫切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愿望 B.民众爱国觉悟得到较大提高

C.大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民族企业遭受经济危机冲击

二、非选择题(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