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之事物形象-冲刺2025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24张PPT).pptx
;;1.含义
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事物形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这类诗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如虞世南的《蝉》,就借所咏高洁不群的“蝉”,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所咏之“蝉”便是诗人的化身。;2.常见的命题方式
(1)诗歌体现了某物怎样的特点?
(2)诗(词)描写了某物怎样的形象?
(3)某物(对象)所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3.事物形象与景物形象的不同点
从描写对象上看,事物形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事物形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多个形象组成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而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4.事物形象鉴赏方法
(1)读诗歌,确定意象
(2)联想旧知,把握意象含义
(3)掌握意象的作用,结合诗句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审题要点】
颔联野菊形象;?【考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政缘:正因为;肯:表反问。野菊的形象正是在这“一正一反”的描写里。抓住反问句和诗歌的寄托,可以得出野菊品性高洁的结论。解答时,先理解、分析颔联诗句的含意;从诗句的关键词语中概括出“菊花”的本质特点,如野菊的“幽色”“妙香”不因无人欣赏而有所减损,进而总结出菊花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本性的高洁品质。;【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歌咏物象的特点,???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参考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
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审题要点】
联想相似分析;【考题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分点整理答案。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
【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苦笋”即点出笋的特点“苦”,不爽口,“白玉婴”写出苦笋剥去外皮后的洁白、鲜嫩。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歌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诗人赏识之处。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作者借写“苦笋”之美,表达对人才培养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