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测绘地籍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测绘地籍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A.标记 B.标识 C.图谱 D.登记册
[答案] B
[解析] 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2.地籍图测量方法中,模拟法和数字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测绘地籍图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B.基于的数据处理平台不同
C.对精度的要求不同 D.测绘地籍图的成图速度不同
[答案] A
[解析] 地籍图测量方法分模拟法和数字法两种,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测绘地籍图所采用的方法不同。数字法测绘地籍图是指从野外数据采集及数据组织到绘制地籍图都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辅助完成;模拟法测绘地籍图基本靠手工完成。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界址要素的是( )。
A.宗地的界址点 B.县级市及城市内的区界
C.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 D.地籍街坊界线
[答案] B
[解析] 界址要素包括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街坊界线、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B项属于各级行政界线要素。
4.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答案] A
[解析] 地籍号由区县编号、街道号、街坊号和宗地号组成,在地籍图上只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及宗地号。
5.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其中分子表示( )。
A.地类号 B.面积 C.宗地号 D.界址点号
[答案] C
[解析] 在地籍图上地籍号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号,分母表示地类号。
6.下列关于地籍图上地籍要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级行政界线重合时在地籍图上表示高级界线
B.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拐角处绘出点或线
C.与宗地界址线重合的其他界线,在地籍图上可跳跃注记
D.如果农用地地类太小,可以省略不注记相应的地类代码
[答案] D
[解析] D项,对于宗地较小的住宅用地,可以省略不注记,其他各类用地码一律不得省略。
7.关于建筑物在地籍图上的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
B.非永久性建筑物如棚、简易房可舍去
C.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较小的装饰性细部可舍去
D.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不表示在地籍图中
[答案] D
[解析] D项,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的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去,但大单位大面积的台阶、有柱的雨篷应在地籍图上绘出占地状况。
8.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 )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
A.外业 B.内业 C.地籍 D.地物
[答案] A
[解析] 数字测图系统中,一个分区的外业数据采集结束后,一般形成两个文件:一个是图块(地物)描述信息文件,一个是测点坐标文件。
9.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 )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
A.地籍图的地物要素 B.地籍图的比例尺
C.每幅图的参考坐标 D.宗地图的比例尺
[答案] B
[解析] 比例尺是地图的一个重要参数,地籍图属于大比例尺图,其比例尺一般为1:500、1:1000、1:2000等。在根据外业数据自动生成地籍图前,首先要确定地籍图的比例尺和每幅图的坐标范围。
10.“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其功效不高”属于( )模式的特点。
A.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 B.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测图软件
C.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D.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答案] A
[解析] “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模式是早期主要的数字地籍测量模式。其优点是容易掌握,缺点为草图绘制复杂,容易出错,其功效不高。
11.模拟法测图用的图纸目前广泛采用打毛的聚酯薄膜,其厚度为( )mm。
A.0.05~0.1 B.0.05~0.7 C.0.07~0.1 D.0.07~0.7
[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