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届高三物理全程复习方略(含详细解析)3.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doc

发布:2016-07-21约4.3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课时提能演练(七) (4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2.(2012·赤峰模拟)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3.(预测题)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4.(2012·中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5.(易错题)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A.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B.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 C.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 D.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6.(2012·揭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此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都发生改变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和下落过程运动状态都在发生改变 7.(创新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但它的惯性却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8.(易错题)在水平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9.(2012·江门模拟)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M、N两重物悬挂起来,则正确的是(  ) A.L1对M的拉力和L2对M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L2对M的拉力和L2对N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L1对M的拉力和M对L1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L2对N的拉力和N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0.(创新题)(18分)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上盛有水的杯子,台秤示数为G′=50 N,另用挂在支架上的弹簧测力计悬挂边长为a=10 cm 的正方体金属块,金属块的密度ρ=3×103 kg/m3,当把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平稳地浸入水深h=4 cm时(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的示数分别为多少?(ρ水=103 kg/m3,g取10 m/s2) 11.(2012·成都模拟)(18分)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1)当卡车以a1=eq \f(1,2)g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eq \f(5,6)mg,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表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化;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表明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所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