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智慧农业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ocx

发布:2019-03-15约5.7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智慧农业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7 页 智慧农业?: 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2014-07-10 HYPERLINK javascript:viewProfile(); 智慧城市圈子邱文斌 点击标题下智慧城市圈子可快捷关注 点击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摘 要:食品可追溯系统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如实记录、有效传递与正确识别来掌握农产品供应体系中的信息流,实现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追踪,并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进行追溯,对农产品安全进行安全监控。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机理、支撑技术、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产品 可追溯制度 机理 应用 食品是保证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物的营养成分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免疫系统的基本物质。食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物这一维系我们生命健康的物质虽然在数量、安全、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食品变质、有杂物、有异物、过期商品销售、标签不符、添加剂超标等。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世界潮流,国与国之间食品和农产品的贸易往来都必须遵循“符合性评价程序”,其基础除了国际公认的计量基准、品质的标准化、产品的认证之外,还有就是生产与流通过程的可追溯性。 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已经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要点之一,有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影响我国食品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因此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有助于我们从根源上保障食品安全,它已是现代社会食品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要求,并成为全球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食品可追溯系统可以被理解为是产品可追溯性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它是在食品供应链上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存储和传递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施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目的在于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从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范围,刺激食品企业生产优质安全食品,增进食品质量安全。 1.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机理分析 食品可追溯系统通过登记的识别码,能够对食品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是保持食品供应链各阶段信息流连续的一种保障体系[1,2]。食品可追溯系统实质上是食品供应链成员内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延伸,也是成员之间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集成管理的纽带,每一个成员的食品质量安全记录得到充分的共享与交流,并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全过程。 食品可追溯系统是以食品生产企业、政府机关、第三方机构以及交易市场等作为可追溯系统的主体提供数据,形成一个基本信息库,进而对基础信息进行专业化收集、整合和处理,构成可追溯系统的核心内容。最终通过终端查询机、网络、电话以及短信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3]。 2.食品可追溯系统的支撑技术 为了建立可追溯的农业供应链,需要用到包括食品识别、质量及安全测量、环境监测、信息处理(捕捉、分析、存储和传送)以及系统集成等在内的技术,这些技术对减少交易费用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可追溯的食品是必要的。食品可追溯关键技术的成熟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而且有助于促进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构建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 3.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 3.1国外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欧盟和澳洲等都在食品安全可追溯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目前发达国家的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畜牧业,并也逐步向其他农产品和食品发展。例如,澳大利亚实施的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ational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Scheme, NLIS),欧盟强制性的家畜和肉制品可追溯制度[9],加拿大强制性的牛标识制度[10],以及日本的肉牛可追溯系统等。他们大都采用统一的电子耳标或DNA作为个体标识,由统一的国家中央数据库对信息进行管理[11]。 欧盟2002年7月制定了1760/2000条例,对牛的识别、注册体系以及牛肉制品的标识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可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另外,2004年4月底,在德国不莱梅市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渔业委员会水产品贸易分委会第9次会议上,欧盟明确表示从2005年1月1日起,凡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水产类食品上必须贴有可追溯标签,否则拒绝进入。 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生物反恐法案》,将食品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强制性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产品可追溯系统。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