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脉介入治疗的技术与并发症处理.pptx

发布:2025-03-22约5.03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脉介入治疗的技术与并发症处理冠脉介入治疗是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支柱。本演示将详细介绍介入技术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作者:

介绍1冠脉介入治疗的定义冠脉介入治疗是通过经皮穿刺方式,利用导管技术恢复或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的微创治疗方法。2历史发展从1977年Grüntzig首次球囊扩张到现代药物洗脱支架,冠脉介入技术已经历了快速发展。3现代心脏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冠脉介入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方法,每年全球约进行数百万例手术。

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尤其是中高危患者和有明确缺血证据者。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无法完全控制症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显著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发病12小时内。

冠脉介入治疗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无保护的左主干重度狭窄严重活动性出血对造影剂过敏且无法预处理患者拒绝接受治疗相对禁忌症进行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力衰竭极度扭曲的冠状动脉凝血功能严重异常

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评估心功能状态及合并症,评估出血风险和造影剂肾病风险。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肌标志物、血糖、血脂等基础检查。3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必要时进行CT冠脉造影或心肌灌注显像评估。

手术器械与设备导管引导导管用于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口,提供支撑力和通道,常用尺寸为5-8F。导丝用于通过病变部位,提供通路,有不同软硬度和涂层类型以应对各种病变。球囊用于扩张狭窄部位,根据直径和长度分类,通常压力范围为6-20个大气压。支架植入冠状动脉以维持血管通畅,分为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

血管通路选择股动脉途径传统通路,血管较大,操作空间充足,适合复杂病例和大口径器械。1桡动脉途径现代首选通路,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术后可早期活动。2优缺点比较桡动脉通路出血并发症低,而股动脉通路更适合复杂手术和紧急情况。3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左前斜位尾侧视角最佳显示左前降支和左主干。角度通常为LAO40°-50°,尾侧20°-30°。右前斜位头侧视角最佳显示回旋支和钝缘支。角度通常为RAO20°-30°,头侧20°-30°。标准投照体位右冠状动脉通常需要LAO和RAO体位,左冠需要至少四个标准体位。

球囊血管成形术(PTCA)导丝通过将导丝小心通过狭窄病变,避免夹层和穿孔风险。球囊定位将球囊送至病变部位,通过造影标记确认位置。球囊扩张逐渐增加压力扩张球囊,通常维持6-12大气压20-30秒。效果评估扩张后进行造影评估残余狭窄程度和血流情况。

支架植入术支架选择应考虑血管直径、病变长度、位置和特征。药物洗脱支架降低再狭窄风险,但需更长期双抗。

复杂病变的处理策略1基础病变直接支架或预扩张后支架2分叉病变根据分型选择单支架或双支架策略3钙化病变需预处理如高压球囊或旋磨4慢性完全闭塞(CTO)需专门技术和器械

旋磨技术适应症评估严重钙化病变、纤维化病变、硬质斑块和不可通过的病变是主要适应症。设备准备选择合适尺寸的旋磨头,通常从小尺寸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尺寸。操作执行采用点啄式技术,短时间接触病变,避免减速超过5000转/分钟。并发症防控充分水化,使用临时起搏器,避免长时间旋磨以防过热和血栓形成。

血栓抽吸技术1适应症主要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有大量血栓负荷的病例。2操作步骤将抽吸导管送至血栓部位,连接真空装置,缓慢回撤导管进行抽吸。3效果评估通过TIMI血流评分和心肌灌注评分来评估血栓抽吸的效果。

血管内超声(IVUS)的应用IVUS指导PCI的优势精确评估病变长度和参考血管直径评估斑块性质和分布指导支架尺寸选择评估支架贴壁情况发现造影难以显示的病变常见IVUS指标解读最小管腔面积(MLA)≥6mm2斑块负荷70%为理想支架面积≥参考管腔面积的80%支架贴壁不良10%为良好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应用优势特点OCT分辨率高达10-20微米,远优于IVUS的100-150微米,能清晰显示血管内膜和支架情况。临床应用特别适用于评估支架贴壁情况、内膜覆盖程度、斑块侵蚀和薄纤维帽脂肪斑块识别。局限性需要使用造影剂冲洗血管以获得清晰图像,穿透深度较IVUS浅,约1-2毫米。

生理学评估技术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FFR是病变远端与近端压力比值,对缺血的评估金标准。FFR≤0.80表示功能学显著狭窄,建议介入治疗。需要腺苷诱导充分微血管扩张,测量时需要停用扩血管药物。瞬时无波血流比值(iFR)iFR在舒张中期测量,无需腺苷。iFR≤0.89被认为是功能学显著狭窄。相比FFR,iFR测量更简便,患者不适感少,但在某些特定病变评估准确性可能略低。

术中用药管理100U/kg普通肝素标准剂量,目标ACT250-350秒,每30分钟复查0.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