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刘希娟讲解.ppt

发布:2025-02-14约1.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五章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主讲教师:刘希娟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012年12月7日,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刚刚23天的习近平,8日上午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离开前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树。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2012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离京”去了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从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等方面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十五大一致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作报告的题目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指导意义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等等。这些根本性的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我们不能有任何动摇。更多模板下载地址:(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多模板下载地址:(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