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第九章 教学(下2).ppt

发布:2017-06-16约5.37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教学工作(下)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教学方法 内容要点 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P178 备课(前提) 上课(中心) 课外辅导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学业成绩的考评 一、备课P178 (一)备课的内容 1.钻研教材(备教材) (1)怎么备教材?①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懂什么。②明确重点、难点、疑点。③明了各章节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④挖掘教材资源 (一)备课的内容 1.钻研教材(备教材) (2)掌握教材的阶段 “懂、透、化”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什么是“懂”:对教材的每个字、每段话、每个公式、每个图表,都要明白,。 什么是“透”:理解教材透彻,融会贯通。。 什么是“化”:情感融合,运用自如,左右逢源,化为自己的东西。 (一)备课的内容 2 .了解学生(备学生)P179 怎样了解学生?(1)整体情况:班风、纪律学习状况(2)个体差异:知识结构差异、学习方式差异、情感需求差异、学习需要差异 3 .研究教法学法(备教法、备学法) 考虑怎样教的问题:组织教材,确定教法 引导如何学的事情:互动,学习形式 2 .了解学生(备学生) 文化背景差异----确定学习环境营造的落脚点 知识结构差异----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 学习方式差异----设计适应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情感需求差异----把握学习的鼓动点 学习需要差异----架好学习的桥梁 (二)备课的形式P179 1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P179 ----教学日历格式(见表P180) 2 .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计划 3 .课时计划(每节或每次) ----教案格式(见表P181) 关于“教案” 一、什么是教案 教师为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而事先设计的工作蓝图。 具体地说:教案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提出教什么和怎么教问题)。 二、好教案的特征 要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要有针对性 要有创新性 要有深刻性 三、教案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指导性 统领性 操作性 预演性 突显性 四、教案结构(格式) 班级、学科(课程)名称、课题、 教学目的或目标、教材分析(重难点疑点)课的类 型、教学方法、 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 教具利用和板书设计、 课后的自我分析(教学反思)等。 五、教学后记 (一) 教学后记的内容: 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教法与学法情况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 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自己通过施教所获的体悟 (二)教学后记的作用: 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教研意识,开辟教研园地 推动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关于教案小结: 教案设计要注意: 脉络要“准” 目的要“明” 立意要“深” 构思要“巧” 形式要“活” 练习设计要“精” 二、上课P183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课的类型和结构P183 1、课的类型 (1)定义: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2)种类(两大类) 综合课: 单一课:授新课、练习课、复习课、考试课 2、课的结构 (1)概念:是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操作顺序)。 (2)构成(授新课):组织教学 检查复习 讲授新课(中心) 巩固新课 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课的要求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结构紧凑 语言清晰 积极性高 (三)上课的技巧 1、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吸引注意力 2、注意讲课的语言 (科学性、情感性、幽默性) 3、注意仪表、教态和表情 4、善于处理偶发事件 (1)偶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 偶然性 新异性 不定性 两极性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