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pdf

发布:2015-10-08约2.99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化学 第十一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蛋白质降解与蛋白质营养 氮源与氨基酸库 蛋白质的水解 第二节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 第三节 氨基酸合成代谢 氮源和氨基酸库 只有少数固氮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N 。 2 植物可利用无机氮源主要为氨态氮和硝态氮 人和其他动物不能利用无机氮化合物,必须以氨基酸 、蛋白质作为氮源。 大多数微生物可利用无机氮源,也可利用氨基酸、蛋 白质等含氮化合物。 氮循环:无机氮生物合成转化为有机氮化合物,同时 亦可分解为小分子含氮化合物、氨态氮、硝态氮,再 经微生物反硝化转化为N2 。 氨基酸库:细胞中所有游离存在的氨基酸。 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构成成分,是生命 现象的物质基础。 •成人每日最低需要量: 30~50g/d 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需要量为 80g/d 氮平衡 • 人体每日须分解一定量的组织蛋白质,并以含氮终产 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同时每日须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 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之需。 • 由于食物中的含氮物主要是蛋白质,故用氮的摄入量 来代表蛋白质的摄入量。 • 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处于动态平衡中,故每日氮 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也维持着动态平衡,这种状态就称为 氮平衡。 氮平衡 氮平衡的几种类型: 氮平衡 摄入排出 常见人群 状态 情况 氮总 摄入氮 健康成年人 平衡 排出氮 氮正 摄入氮> 儿童、青少年 平衡 排出氮 孕妇及恢复期病人 氮负 摄入氮< 长期饥饿者 平衡 排出氮 消耗性疾病患者 第一节 蛋白质降解与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在酶的催化下,加水分解蛋白质使其肽键断裂, 生成氨基酸的过程。根据蛋白质的来源水解过程分 为: 内源途径 外源途径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 1、防止了异常或不需要的蛋白质的积累; 2 、通过对蛋白量的变化来调节蛋白的活性; 3 、有利于氨基酸的循环利用; 方式: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2条途径  溶酶体(lysosome )途径  泛素(ubiguitin )蛋白酶体途径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溶酶体降解机制(不依赖ATP 的降解途径) 无选择性,溶酶体内进行,含有50种水解酶,通过 自体吞噬降解膜蛋白、长寿命胞内蛋白质、外源性 蛋白质。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泛素降解途径 在胞液中进行,主要降解异常蛋白质和短寿命的蛋白 质,需ATP和泛素参与。 泛素(ubiquitin) 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 使其被水解。如同质量监督员,通常有30%新合成的蛋白质 没有通过质检而被销毁。 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8.5kD)  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 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 泛素(ubiguitin)蛋白酶体途径 以细胞溶胶为基础,依赖ATP,有选择性地降解蛋白质。 E1:泛素活化酶 E2:泛素结合酶 E3:泛素连接酶 泛素降解途径2004年诺贝尔奖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外源蛋白质的降解主要有消化道分泌的 各种蛋白质分解酶完成,蛋白质只有分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