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生命活的调控(二).ppt

发布:2019-04-09约小于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感觉的形成: 刺激→感受器→ 感觉传导通路→大脑皮层 (脊髓、丘脑) →产生感觉 二、 神经系统的感觉传人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① 浅感觉传导通路:传导 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 ② 深感觉传导通路:传导 肌肉本体感觉和深部压觉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的功能: ① 感觉传导总换元站:各种躯体感觉通路(嗅觉除外) 在丘脑进行换元,再向大脑皮层投射。 ② 对感觉传人信号进行粗糙的分析与综合  丘脑核团分类: 1.感觉接替核:腹后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 作用:接受感觉投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层特定部位 2.联络核:丘脑前核、腹外侧核、丘脑枕 作用:接受来自接替核和其他皮质下中枢的纤 维,是感觉通向大脑皮层的联系与协调部位 3.髓板内核群:中央中核、束旁核 作用:多元接替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对维持 大脑的兴奋有重要作用。 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可分为两大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比较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维持觉醒 产生特定感觉,激发大 脑皮层传出冲动 生理功能 皮质广泛区域 皮质特定感觉区 投射途径 弥散投射 点对点投射 投射特点 无专一途径 有专一途径 传导途径 多 少 传入神经元接替 非特异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 项目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1.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 投射特点: ① 交叉投射,即一侧体表感觉向对侧皮层投 射,但头面部感觉投射是双侧的; ② 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 的安排是正立的; ③ 投射区面积的大小与不同体表感觉分辨精细程度 有关; ④ 产生的感觉定位明确而精细。 大脑皮质的感觉区分布 2.本体感觉区:中央前回 3.内脏代表区: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 缘系统等皮层部分。 4.视觉区:大脑皮层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 5.听觉代表区: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四、痛觉 机体受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 *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