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共5篇][修改版] .pdf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共5篇][修改版]--第1页
第一篇: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事故及预防
1.接错病人,主刀医师开错手术病人或开错手术部位。采取防范措施有:
(1)接病人时带病历和手术科室护士一同到患者床头一同核对,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
号和手术名称。(2)巡回护士进入手术室后再次核对以上内容并签名。(3)手术医师在手术前再次核
对并签字。
2.与药品有关的差错事故最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1)术中用抗生素。(2)麻醉用复合液未及
时调整滴速,在短期内快速输入大量复合液。
(3)静脉复合全麻时,麻醉诱导用药由麻醉师准备而静脉推注由护士执行。(4)补液前不仔细检
查,未及时发现液体中有杂质。采取的措施是:
(1)巡回护士在核对好病人后核对手术医嘱,检查有无术中用药,所带药品是否正确齐全。(2)检
查药品的质量。
(3)麻醉师准备好麻醉诱导用药后,安瓿与注射器不分离以便执行时核对,在给病人使用时,护士再
次核对一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
(4)开放复合液静脉通道后维持滴速,然后由麻醉师根据需要调节滴速。
3.器械敷料遗留在病人体腔。防范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尽量中途不换人,以免交接不清。(2)上台的所有物品
均应清点记录(包括纱布条、剥离子或棉球)。
(3)在关体腔前后均要清点,无误后方可关体腔。(4)术中器械敷料不带出手术间。
(5)术前皮肤消毒与台上使用纱布要有区别,台上可使用带铅线的显影纱布,以免清点时混淆。(6)
手术护理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4.病人坠床。防范措施有:向病人解释说明床窄,不要在床上翻身侧卧。
5.电刀使用不当造成灼伤。防范措施:电刀要根据说明书使用。6.碘酒消毒脱碘不彻底灼伤皮肤。防
范措施:使用碘酒消毒时不宜过湿,否则易将碘酒流到手术区以外的皮肤,脱碘要彻底或使用碘伏、安尔
碘等含碘浓度较低的消毒液。手术后检查如有碘酒流到手术区以外的皮肤,脱碘后返回病房。
7.体位不正确造成神经损伤;病人体质差,时间长造成急性压疮。防范措施:摆放体位要得当,如截石
位,骶尾部和膝关节处均应垫海绵垫,上肢外展不可超过90°,为了防止病人急性压疮,可在原手术床配
套垫。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共5篇][修改版]--第1页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共5篇][修改版]--第2页
8.消毒隔离不严造成病人感染。防范措施:消毒隔离执行的好坏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要严格执
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无菌操作规程。各种器械敷料包要有消毒指示卡,外要有指示带,使用前检查,不符合
变色要求或无指示卡不得使用,要定期采样监测消毒效果。消毒液要选用高效消毒剂,且测定浓度,定期
更换。同时尽量采用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减少使用浸泡和薰蒸消毒。
9.病理标本遗失。手术后的标本关系到病人术后的治疗方案。因此,标本的保管至关重要。
(1)术中取出的较小标本如淋巴结清扫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及时将标本交给巡回护士装入标本袋,以防
标本太小丢失。(2)存放标本的袋上使用标签,粘贴于标本袋外。(3)标本要及时送检。
10.其它在手术过程中还易造成差错事故的有:器械准备不全延长了手术时间;术中未用完的血液不
及时带回病房;防范措施有:
(1)术前一天探视病人查看病历,了解病情和手术范围、方式,对所需物品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特
殊器械最好请医师自己选择或于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另外准备好应付紧急情况的器械和处于备用状态下的
快速高压灭菌器。
(2)术中未用完的血及药品要及时带回病房,在送走病人整理手术间时,要再次检查有无遗漏。
手术室一旦出现差错事故,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可由此引发医护、护患矛盾,造成护患、医护
冲突,影响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因此,要防患于未然。对易出现差错事故的问题经常提醒,警钟常鸣。发
现不安全的因素查明原因,积极讨论,做到有效防范。
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激措施
1.输液过程中一旦出现打错针换错药,瓶内有异物,应更换液体和输液器,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