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手术室质量管理和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化手术室质量管理和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田秋玉 (黑龙江省医院门诊手术室 150036)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1-0446-02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手术范围的不断扩大,手术室具有手术业务面广、技术性强、洁净度要求高,无菌操作要求严格的特点,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酿成严重后果带来终生遗憾[1]。手术室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很多,因此手术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一个良好有效的工作环境,防止术中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把好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关,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和手术室的质量管理总结如下。
1 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接错病人或做错手术部位,由于患者术前精神紧张,对环境陌生,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接病人时又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接错病人或放错手术间。医生和护士在手术前没有进行核对手术部位,致使做错了手术部位。
1.2 手术体位安置不妥当,使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约束带松紧不适,手术体位安置使肢体过度伸展损伤神经,胸垫位置、大小不当,影响呼吸。
1.3 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环境未达标,器械、敷料等未达灭菌要求,手术中未执行无菌操作引起切口感染,影响患者康复。
1.4 手术器械清点有误,在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皮肤缝合前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器械完好性被疏忽,缝合针使用不当被弹出,纱布、纱条用后收回不完整,导致遗留患者体内影响治疗效果。
1.5 用药或输血输液查对有误,药物摆放有错,加药没有核对三查七对,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输血时没有执行三查八对。
1.6 术中仪器使用不当,没有提前试机,临时出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妥,粘贴位置不对或造成脱落,病人皮肤与手术台和金属物品接触,造成电灼伤。
1.7 患者坠床,全麻病人未清醒,出现躁动,护士提前松开约束带导致病人坠床,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患者侧卧位可能发生坠床。
1.8 手术标本管理混乱,标本记串或标本丢失。
1.9 病人烦躁,医护人员护送不当,搬运时未注意固定,引起引流袋脱落。
1.10 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不正确,不全面,而引起医疗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到病房接病人时,应持手术通知单,核对病房、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防止接错病人。手术前医生、护士实行查对制度,查看病历、X片等,必须再次核对手术名称、部位,避免差错。
2.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期做环境灭菌效果监测和细菌培养,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控制参观人数,参观人员不能进入其它手术间和无菌间,避免外来人员走入手术室,防止手术室的空气污染,避免感染。
2.3 严格执行手术室护士工作职责,在四个时间点共同清点纱布、血垫、缝针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
2.4 严格执行药物三查七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时,巡回护士应复述一遍,方能使用。用过的安瓶、药瓶放到固定位置,手术结束后方可丢弃。输血必须由本科室两人核对无误,并执行三查八对。
2.5 妥善保存病理标本,术毕由器械护士交巡回护士贴上标签,写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及采取部位后,并两人核对后签字。
2.6 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垫放方法及注意事项,摆体位的原则是: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患者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应垫软垫,并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
2.7 正确使用电刀,电极板要平整,放在肌肉丰满处,电极板与皮肤接触面积不得少于10cm times;10cm,病人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不得接触手术台金属部分,严防灼伤病人。严密观察电极板附着处,如有移位,及时整理,以防灼伤。
2.8 神志不清、昏迷、小儿患者接送时应加以固定,入手术后,有人看护,必要时加以束缚。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应加以束缚,专人看护,防止发生意外。全麻诱导期的患者应有人在床旁照顾,注意患者肢体位置,防止挤压撞伤,必要时上约束带。
3 手术室的质量管理
3.1 手术室的环境质量管理,手术室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各手术间物品表面及地面每日晨用消毒液擦拭,每周手术间彻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