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电子衍射晶体结构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X射线电子衍射实验 班 级 物理071 姓名 陈群 学号同 组 人 刘懿钧 实验日期 09/12/22 室温 气温
X射线电子衍射晶体结构分析
摘 要: X射线在晶体中发生的衍射现象。晶体具有点阵结构,点阵结构的周期(即晶
胞边长,b,c)与X射线的波长属于同一数量级,X射线衍射现象是一种基于波叠加原理的干涉现象,干涉的结果随不同而有所不同(Δ为波程差;λ为波长)。为整数的方向,波的振幅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称为衍射,对应的方 向为衍射方向 ,而为半整数的方向,波的振幅得到最大程度的抵消。因此,X射线通过晶体之后,在某些方向(衍射方向)X射线的强度增强,而另一些方向X射线强度却减弱甚至消失 ,如果在晶体的背后放置一张感光底片,将会得到X射线的衍射图形。
关键词: X射线,衍射,波长,晶体结构。
引 言: X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伦琴的这一划
时代发现,使当时几乎处于沉寂的物理科学又重新活跃起来。自1901年伦琴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到1927年久有劳厄,布喇格父子,贝克荣,曼西格巴恩和康普顿等六人由于对X射线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可见,X射线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目前X射线学已渗透到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天文学,材料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等许多学科多,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验方案:
实验仪器:
X射线试验仪
实验原理:
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制造的X射线衍射仪,是测定晶体结构的最主要仪器。根据衍射的方向可以测定晶格参数或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根据衍射线强度分布能够测定原子在晶胞中的坐标,因此X射线衍射法也是测定分子空间构型的主要方法。
产生晶体X射线衍射的条件可用劳厄方程来描述,劳厄方程的标量表达式如下: (cos-cos0)=hλ
b(cosβ-cosβ0)=kλ
c(cosγ-cosγ0)=lλ式中、b、c为晶胞边长;0、β0、γ0是入射线与晶胞基向量的夹角;、β、γ是衍射线与晶胞基向量的夹角;h、k、l是三个正整数,称为衍射指数;λ是X射线的波长。
描述X射线衍射条件,还可以用布拉格方程:
2dsinθ=nλ式中d为相邻两个晶面之间的距离;θ为入射线或反射线与晶面的交角;λ为X射线波长;n为正整数。布拉格方程与劳厄方程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实质是相同的。 当 X射线的波长与入射线方向以及晶体方位确定以后,劳厄方程中的λ、、b、c、0、β0、γ0 都已确定,只有、β、γ是变量,它们必须满足劳厄方程,但是,、β、γ3个变量不是独立的,例如在直角坐标中应满足:
cos2+cos2β+cos2γ=1这就是说,3个变量、β、γ应同时满足4个方程,这在一般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因而得不到衍射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再增加一个变数,有两种办法可供选择:①晶体不动(0、β0、γ0固定),改变波长λ,即采用白色X射线,这种方法称为劳厄法;②波长不变,即用单色X射线 ,让晶体绕某晶轴转动,即改变0、β0、γ0 。这样可在某些特定的晶体方位得到衍射图,这种方法叫做转动晶体法。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对单晶体而言的。如果晶体是多晶,每个小单晶体在空间的取向是随机的,劳厄方程总可以得到满足,这就是粉末法的基础。
实验步骤:
一,X射线在单晶中的衍射
(1)安装实验装置,使靶台和直准器间的距离为5cm,和传感器的距离为6cm。
(2)射线在NaCl晶体中的衍射
将NaCl单晶固定在靶台上,启动软件“X-ray Apparatus”,按F4键清屏,设置X光管的高压U=35.0KV,电流I=1.00mA,测量时间t=3s---10s,角步幅β=0.1。,按COUPLED键,在按β键,设置下限角为4.0。,上限角为24.;按SCAN键进行自动扫描,扫描完毕后,按F2键存储文件。
(3)已知晶体的晶格常数(a0=564.02pm),测定X射线的波长。
(4)已知X射线的波长,测得近体的晶格常数。
二,劳厄法测定单晶的晶体结构
样品制备:NaCl的单晶样品是现成的。
样品安装:先卸下光缝,装上小孔光栏,在该光栏前用双面胶带纸贴上单晶样品袋。 取下整个测角器装置,装上X射线底片架使它铅直放置,正对样品,离样品15mm。
(1) 在底片架的中心安防X射线胶片,使它平直,正对样品。
(2) 用U=35kV,I=1mA使底片曝光(单晶曝光半小时)。
(3) 在暗室中对底片显影,定影,得到劳厄相图。
(4) 根据单晶样品的劳厄相图中个亮点位置,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