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最新习题选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原理习题选解
2007年月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2-11. 图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要求用机构示意图表示出来)。
解
⑴分析: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沿着运动传递的路线,根据各个活动构件参与构成运动副的情况(两构件组成的运动副的类型,取决于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确定表示各个构件的符号,再将各个构件符号连接起来,就得到机构运动简图(或机构示意图)。
构件2:与机架5构成转动副A;与构件3构成凸轮高副。所以构件2的符号为图a)。
构件3:与构件2构成凸轮高副;与机架5构成转动副;与机架4构成转动副。所以构件3的符号为图b)。
构件4:与机架3构成转动副;与机架5构成移动副。所以构件4的符号为图c)或图d)。
将这些构件符号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机构运动简图,如题2-11答图a)或b)所示。
机构运动简图,如题2-11答图a)或b)所示。
⑵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
在机构的结构分析中判断该方案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应该从以下两点考虑:①机构自由度是否大于零;②机构原动件的数目是否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因此,必须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F=3n-(2pL+pH)=3×3-(2×4+1)=0。
因为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3-(2×4+1)=0
可知,该机构不能运动,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⑶分析修改方案
因为原动件的数目为1,所以修改的思路为:将机构的自由度由0变为1。因此,修改方案应有2种。
方案1:给机构增加1个构件(增加3个独立运动)和1个低副(增加2个约束),使机构自由度增加1,即由0变为1。如题2-11答图c)、d)、e)所示。
方案2:将机构中的1个低副(2个约束)替换为1个高副(1个约束),使机构中的约束数减少1个,从而使机构自由度增加1,即由0变为1。如题2-11答图f)所示。
修改方案如题2-11答图c)、d)、e)、f)所示。
2-16. 试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图a、d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为一精压机机构。并问在图d所示机构中,齿轮3、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
解
a) 分析:A为复合铰链,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F=3n-(2pL+pH)=3×4-(2×5+1)=1
或F=3n-2pL+pH-p)-F=3×4-(2×5+1-0)-0=1
b) 分析:B、E为局部自由度。
F=3n-(2pL+pH)=3×5-(2×6+2)=1
或F=3n-2pL+pH-p)-F=3×7-(2×8+2-0)-2=1
注意:该机构在D处虽存在轨迹重合的问题,但由于D处相铰接的双滑块为一个Ⅱ级杆组,未引入约束,故机构不存在虚约束。如果将相铰接的双滑块改为相固联的十字滑块,则该机构就存在一个虚约束。
c) 分析:该机构存在重复结构部分,故存在虚约束。实际上,从传递运动的独立性来看,有机构ABCDE就可以了,而其余部分为重复部分,则引入了虚约束。
F=3n-(2p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