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师”妈妈有方:离远一点的母女才能好好说话.docx

发布:2025-02-21约1.7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师”妈妈有方:离远一点的母女才能好好说话

相比身边的朋友,我属于晚婚晚育,三十一岁才生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儿。看到周围的朋友经常因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以致亲子关系剑拔弩张,我就下决心要给女儿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我想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地长大,将来能自食其力、孝顺父母就可以了。当然,若我们站在一起,能如朋友一般就更好了。

一天下午,我做家务时顺手帮女儿收拾了房间。晚上她写作业时找不到一张语文试卷,跑出来劈头盖脸就问:“妈,你动我东西啦?”看她来势汹汹,我虽有不悦,但还是镇定地说:“我没乱翻你的东西,只是你的房间太乱,我帮你整理了一下。”女儿似乎没把我的解释听进去,只说:“我都跟你说过几次了,以后我的房间不用你管!”我还没反应过来,女儿“砰”的一声把房门关上了。

最后综合大家提供的经验,我想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那晚等女儿做完作业,我到她房间跟她聊天:“我可以不动你的东西,不看你的手机和隐私,让你对自己的事情做主。但是,我们要了解彼此的界限和感受,好好说话。”我把约定打出来,贴在女儿的书桌上。女儿看完之后,眨眨眼说:“妈,你真能做到这些约定,我就能好好说话。”

有了约法三章后,我时刻提醒自己,把女儿当成朋友,而不是从前那个凡事都依赖我的小女孩。看到女儿的房间需要打扫了,我就趁她在的时候,把扫把递给她:“你的房间自己打扫吧!”遇到女儿要和同学出去玩,我只说:“你把时间安排好,别忘了写作业。该玩就玩,注意安全!”

将目光从女儿身上挪开后,我有了更多时间关注自身发展。不忙的周末,我报了一个乐器班,学起了一直想学的古筝。一段时间后,脱离“监视”的女儿果然很少对我说那些讨厌的话了。

那天刚好是周末,我做了一桌子菜,女孩们上桌品尝后,大加赞赏。个子最高的女孩说:“阿姨,您这糖醋鲤鱼味道真好!”我给她夹了几块鱼肉,笑眯眯地说:“那你多吃啊!”一个穿蓝色卫衣的女孩不停地往碗里夹菜,边吃边夸赞:“阿姨会做这么多菜,还都那么好吃,您要是我妈就好了!”女儿得意地调侃:“你可别跟我抢妈,吃完赶紧回家!”吃生日蛋糕时,我趁着她们切蛋糕,用古筝弹了一首生日歌。曲必,大家都围着我和女儿夸赞:“阿姨您真厉害”“没想到你家这么有艺术氛围”……

从那以后,我发现女儿能感受到我身上的优点了,还对我有了些许崇拜:无论我问什么,她基本上都能给我一个很礼貌的答复。虽然话还不是很多,但明显有了交流的意愿。

一天晚上,女儿跟我说她同桌也想学古筝,请我支招。我趁机教育她:“学古筝,是要能吃苦的。你摸摸我的手指头,長了好几个厚厚的茧呢!其实学琴和学习都是一样的,必须吃苦、付出时间才能取得成绩。”一向不爱听说教的女儿听得格外认真,还摸着我起了硬茧的手指说:“妈妈,你每天要上班,要照顾我和爸爸,还能坚持练琴,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也要向你学习。以后,我周末一定多帮你干活,分担家务。”

就这样,我和女儿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她变得愿意和我说自己的社交活动了,比如常和哪个同学交往,爱谈什么话题,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她都不再隐藏。我对女儿的内心世界也越来越了解,我发现,能和她好好说话,真是一件让彼此都开心的事。

女儿有些意外,我继续说:“你迟早要长大的,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只要不影响学习,保证安全,妈都不会反对的。另外,你需要约一个化妆师。”女儿很崇拜地说:“妈,你啥都懂啊!那我和我同学一起去,行不?”我豁然地说:“当然,参加这类活动一定要约好伙伴,实在没人,我也可以陪你一起去!”女儿很聪明,按照我指导的流程参加完漫展后,不仅收获了一批“粉丝”,还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了我的支持,女儿光明正大地玩起了cosplay。我发现她的自制力很强,从来都是在周末关注这些信息,不仅没有影响学习成绩,还增强了动手能力,连胆量都大了不少呢。在临近中考的一场模拟考试中,女儿在作文里这样写我:“我妈妈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她从来不会要求我必须要怎么做,只是不断在我人生的分岔口指引方向……”

未来的路上,也许我和女儿还会有不同的看法、偶尔的口角,但我相信这只是生活的片段。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彼此陪伴,哪怕不说一句话,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感。对于女儿,我要的不多,一个屋檐下,各自成长,彼此融洽。我陪你长大,却不奢求你陪我到老。

(题图由受访者提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