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微生物工程 复习题.doc

发布:2017-01-16约5.91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 生 物 工 程 复 习 题 第一章 微生物工程概论 1. 简述微生物工程领域国内外现状。 2. 简述微生物工程主要研究内容。 微生物菌种、菌种选育的研究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工程的研究 培养基的研究 发酵工艺控制研究 下游加工技术的研究 3. 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 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从人类开始从事酿造酒、醋的时期,是以自然发酵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 ②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建立纯培养技术; ③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建立深层培养技术为主的微生物工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好气性发酵工程的建立,1947年诞生了生化工程; ④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进入现代微生物工程时期,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史和微生物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大概是符合这一历史进程的。 4. 简述微生物工程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酶工程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化工和漂产品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 微生物工程在高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5. 简述微生物工程的优缺点。 微生物工程工业优点如下: ⑴反应条件温和: ⑵生物发酵罐的通用性: ⑶生产原料多数为农副产品: ⑷微生物反应机理的高度选择性: ⑸微生物菌种选育的优越性: (6)可以生产目前不能生产的或用化学法 微生物工程缺点 ⑴能源消耗较大: ⑵微生物菌体的生长需要消耗部分原料 ⑶需要消耗大量水: ⑷废水、废液量大,易造成污染: 6. 比较微生物工程与酶工程优缺点。 (1)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为大多数酶剂也是由发酵而产生的产物,如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等。 (2)酶制剂的研究开发涉及产酶菌种选育、生产工艺、酶反应技术的优化以及酶制剂产品的应用,酶制剂能有效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包括微生物工程的技术的提高。 7. 比较微生物工程与动植物细胞培养优缺点。 (1)微生物培养具有生长速度快、培养要求简单、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等特点。 (2)正因为如此,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动、植物细胞产品已经成为当前微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8.概念题: 微生物工程(microbial engineering):是研究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规律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上应用的科学。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生产菌种 1. 工业微生物菌种包括哪些? 工业微生物菌种包括四大类:(1) 细菌(2) 放线菌(3) 霉菌(丝状真菌)(4) 酵母菌 2. 简述噬菌体特性以及对工业微生物危害。 噬菌体虽具有遗传、变异、共生、干扰等生命现象,但不能脱离寄主细菌独立进行代谢活动。 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其特点如下:(1)形体微小,体积比细菌小得多.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2)没有细胞结构,为非细胞类型。是一种独特的分子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3)专一性活物寄生,由于噬菌体缺乏独立代谢的酶体系,不能脱离寄主而自行生长繁殖,因而一定要在话体细胞生长、并且对寄主细胞有严格的专一性,即只能在特异性寄主细胞中增殖。 3. 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包括哪些? 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是: 调查研究—→方案设计—→标本采集—→标本予处理—→品富集培养—→菌种初筛—→复筛—→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4. 含微生物材料的标本如何采集? ( 1)在采集菌种标本时,遵循的原则是材料的来源越广泛,越有可能获得新的菌种 ( 2)采样地点的确定要根据筛选的目的,微生物的分布概况及菌种的重要特性、特征及外界环境关系等,进行综合、具体地分析来决定 (3)如果预选不了解某种生产菌的具体来源,一般原则是从土壤中分离。 5. 土壤标本如何采集? ⑴用小铲子除去表土5~15cm. ⑵取离地表5~15cm处的土样10~25克 ⑶盛入预先消过毒的牛皮纸或玻璃瓶中,扎好口 ⑷对每个土样需记录采样地点、日期与编号、环境情况、土壤质地、植被名称等,以备查考 ⑸采集的土样,切忌将大块土粉碎,以便到实验室处理土样时再破碎并重新取样 6. 纯种分离方法有哪些? 纯种分离方法很多,常用的是: 划线法 稀释法 组织分离法 7. 简述菌种保藏的重要意义 8. 简述菌种保藏的原理 9. 简述菌种退化原因及防止菌种退化措施 10. 简述菌种复壮的方法 11.概念题: 富集培养(enrichment)所谓富集培养就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一种选择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