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B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VB 是一门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该文结合多年VB教学经验,针对当前VB 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关键词:VB;教学改革;试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694-02
VB Programming Teaching Reform
ZHANG Huan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Xianyang 712082, China)
Abstract: Visual Basic(VB) is an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ho is visual and object oriented.Unifying teaching practice,this paper in allusion to the ubiquitous problems of teaching on the course of VB,through theory of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pects of the design process VB teaching reform will be discussed.
Key words: VB;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teaching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非常重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层次的核心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技能。VB既继承了Basic 所具有的程序设计语言简单易用的特点, 其编程系统又引入了面向对象的机制, 提供可视界面的设计方法。培养了学生快速地掌握开发基于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VB 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课。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以及如何让学生很快的接受和掌握程序设计方法。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研究的内容。本文结合自己几年来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和方法,并针对教学环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VB程序设计的教学进行探讨。
1 理论教学环节
如何让学生掌握枯燥的语法以及编程思想,是理论教学的重点所在。好的理论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理论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在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 充分了解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指导
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同一门课程时,一般习惯采用相同的教案以及课件作为教学资源。但是由于所教授的班级以及专业都不一样,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总是千篇一律,势必会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所学课程以及侧重点不一样,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对所带班级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后来的教学中才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加修改重复使用。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做到全面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与所带班级的班主任以及曾经给他们带过课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了解班级情况。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肯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程序设计时,学生往往会产生两极分化,有些学生对程序设计特别感兴趣,每道程序结果的得出对他们来说都很有满足感,而有些学生则感觉编程枯燥无味,而且学习起来很吃力。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味强求所有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有关知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的指导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的错误做法。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下工夫,充分了解学生。
1.2 实例选择要做到形散神不散
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编程的思想,一般都是采用将语法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所以实例的选择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实例选择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什么是形散神不散呢?一般VB的教材中,每个章节都会有大量的例子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巩固。但是各个章节之间的例子却缺少联系,这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