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Y型阵的互耦矩阵与DOA的同时估计方法.pdf
基于Y型阵的互耦矩阵与DOA的同时估计方法
吴彪1,陈辉1,2,胡晓琴1
【摘要】基于均匀间隔的Y型阵列,提出了一种自校正算法用于非相干源的
DOA估计和阵元间的互耦校正,且无需任何方位已知的校正源。自校正算法利
用均匀线阵互耦矩阵的对称Toeplitz性和带状特性,无需任何互耦信息的条件
下可以精确估计信源DOA和阵列的互耦矩阵,从而实现阵列的自校正,并进
行了参数的模糊性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自校正算法具有分辨力高、计
算量小以及校正精度高的特点。
【期刊名称】通信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6
【总页数】8
【关键词】Y型阵列;DOA估计;自校正;互耦
1引言
空间谱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大多数经典的算法,如
MUSIC[1]等均是针对等距均匀线阵(ULA)提出并进行讨论的。然而,均匀线
阵的最大缺点就是只能提供0°到180°范围内的估计,而且由方向图可知其分
辨力在线阵法线方向最高,而在轴线方向最差,所以实际的有效范围只有120°,
且只能提供一维角信息;均匀圆阵虽然可以提供0°到360°全方位、无模糊的
二维角信息,且任何方向上都具有近似相同的估计精度和分辨力,但其阵列流
型不具备均匀线阵的Vandermonde矩阵形式,这就使得基于均匀线阵的许多
优良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均匀圆阵;面阵的阵元数较多,计算量较大,结构比
较复杂;L型阵[2]具有均匀线阵和平面阵的特点,结构简单,而且对于均匀线
阵的研究成果可用于L型阵,但L型阵和十字阵共同存在的不足是信源DOA
方向接近两臂延长方向时,可能会出现前后向模糊[3](即把方位角误认为其补
角),这是阵列结构本身的固有缺陷,虽然可以通过减小阵元间距解决这一问题,
但阵列孔径也会同时减小,而且互耦效应也会增加。Y型阵兼有L型阵和圆阵
的特点,与L型阵相比,Y型阵可以提供0°到360°全方位、无模糊的二维角信
息,任何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阵列孔径;与圆阵相比,Y型阵的波束宽度更窄,
CRB更低,具有更高的分辨精度,与前面几种阵列结构相比,Y型阵在角度一
致性、阵列孔径和阵元数方面是个较好的折中。此外,Y型阵列能够灵活扩展
孔径,阵元间的互耦效应较小,且在低仰角时不存在前后向模糊[3]。虽然Y型
阵作为一种阵列结构已经出现,并实际应用于巨型孔径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及射
电天文望远镜中,但在阵列信号处理等领域讨论较少。文献[2]中针对L型阵所
提出了2-D角估计方法,但没有考虑模型误差的影响。文献[3]讨论了Y型阵
列的DOA估计,但用的是矩量法补偿阵元间的互耦,而矩量法有一些固有的
缺点。
早期的阵列校正是通过对阵列流型直接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和内插,但这种方法
的效果不太明显,不满足实时性要求。矩量法[4](MoM)可以严格计算出任
意几何形状下阵列的互耦矩阵,但缺点是阵元的电磁参数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
改变,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自校正[5,6](self-calibration)或在线[7]
(on-line)校正算法将互耦的补偿问题转化为一个阵列参数的估计问题,从而
实现DOA和互耦矩阵的联合估计,但这类方法通常需要求解一个多维的非线
性优化问题,且全局收敛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这种方法的容许度较小。
文献[8]利用ML-EMSGA的修正遗传算法实现了互耦条件下最大似然估计中似
然函数的多维参数估计问题,具有全局收敛的优点。文献[9]利用MP算法估计
互耦条件下信源DOA,运算量小,且估计相干源时无需空间平滑,但互耦的补
偿用的是矩量法。文献[10]基于RBF神经网络得到了互耦矩阵的快速计算方法,
与传统的矩量法相比,这种算法速度快,实时性强,但不能用于非均匀阵列,
而且对于复杂环境中线阵的校正需要借助辅助信号源。文献[11]通过设置适量
的辅助阵元实现了互耦条件下的DOA估计,但只是针对ULA,其他形状阵列
的辅助阵元如何设置没有讨论。本文提出的自校正算法把DOA和互耦系数联
合估计问题化为级联估计问题,将多维的非线性搜索降为二维搜索,从而避免
了多维搜索带来的庞大运算量和迭代中的全局收敛性问题,且无需辅助信源和
任何互耦信息。该方法不仅可以估计Y型阵中线阵内的互耦,还可以估计线阵
间的互耦。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算法具有运算量小、估计精度高的特点。
2数据模型
2.1Y型阵列互耦分析
本文中设置的Y型阵列结构如图1所示,由3个夹角为120°均匀线阵组成,
端点处共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