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课程教学论B》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学课程教学论B》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iology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课程代码:0426350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选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生物学课程教学论”是由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 兼有文、理学科特点的学科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手段及方法。这门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克服初为人师的困难,尽快胜任生物学教 师的工作;同时它有助于在职的生物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这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这门课的具体目的、要 求和任务是:
??? 1 、系统学习教育理论 , 熟悉教育方法 , 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
??? 2 、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分析中学生物教材;强化备课、上课、考试评价等生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 3 、掌握教学过程的特点,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熟知各项教学技能的基本要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地加以应用。
??? 4 、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 , 并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 5 、熟悉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开展相应的教育科研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 、加强师德修养、人文修养、审美情趣修养和教师特质素养。
3.?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及以此专业为辅修和第二学科学位专业学生。
4.?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5.?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张华 : 《课程与教学论》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4. 徐作英 : 《生物新课程实施指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刘小阳 , 徐作英 : 《普通生物学实验》 ,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6
6.《生物学通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7.《生物学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8.中学生物学系列教材
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多媒体讲授、学生试讲、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需用多媒体。
8.?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其中 :课程论文占 40% ,编写教案和试讲占 60% 。
9.?课外自学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初步学习为人师的基本技能,基本胜任生物学教师的工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
四、教学学时分配
绪论
计划学时:1学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掌握生物学教学论的概念;
2.明确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
第一章??? 中学生物学课程
计划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利用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3.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
4.说明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第四节??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
?
?
第二章??? 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计划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2.了解科学的不同维度;
3.学习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第一节?? 关于自然科学
第二节?? 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
第三章??? 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计划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理解“学习”一词的含义;
2.掌握教育心理上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及其教学上的含义;
3.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4.了解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
第一节??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第三节?? 概念转变理论
?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计划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
2.掌握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
3.能够在试讲中或课堂上运用基本教学技能。
第一节?? 导入技能
第二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