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ppt

发布:2025-02-16约4.7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氮主要以NH4+和NO3-吸收,也吸收尿素和氨基酸等小分子含氮有机物。占植物干重的1%~3%。作用:1.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16~18%)核酸和构成生物膜的磷脂都含有氮是几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物质的成分:叶绿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维生素因此,氮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被称为生命元素(1)大量元素植物缺氮时,蛋白合成下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受限制,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植株矮小瘦弱,叶小色淡,其老叶易变黄干枯。(由于氮素在植物体内可以移动并可被再次利用,缺乏氮素时幼叶可以向老叶吸收氮素。)氮素是施肥的三大要素之一。2)磷磷通常以H2PO4-和HP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并直接参与其他有机物结合形成(磷脂、核酸、辅酶、核蛋白和ATP等)。植物缺磷时,蛋白合成受阻,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叶色暗绿或紫红。磷可以被再利用。缺磷的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磷缺乏的可能性仅次于氮3)硫硫以硫酸根(S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含硫氨基酸几乎是所有蛋白质的构成成分。植物缺硫时,蛋白质含量降低,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植株呈黄绿色,细胞分裂受阻,植株较矮小。移动性不大,缺硫症首先在幼叶出现。氮、磷和硫3种元素的特点它们既都是植物生命物质基础(蛋白质、核酸)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又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催化、调节系统的某些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目前还未发现其他元素能与之相比。4)钾以K+形式被植物吸收,不参与有机物的组成,作为酶的活化剂参与重要的代谢,并能有效影响细胞溶质势和膨压。钾的再分配或再利用强度,同氮同居首位。缺钾时,叶片呈褐色斑点,继之在叶缘和叶尖发生焦枯坏死,叶片卷曲皱缩,茎杆柔弱易倒伏,生长缓慢,抗寒旱性差。钾是土壤中第三位容易缺乏的元素,是肥料的三要素之一。5)钙钙以Ca2+形式被植物吸收,是细胞壁胞间层中果胶钙的成分,纺锤体的形成需要钙,钙还具有稳定生物膜的作用。此外,有机酸积累过多时对植物有害,Ca2+可与其结合为不溶性钙盐(草酸钙、柠檬酸钙等),起解毒作用。钙不易转移。缺钙时,细胞壁形成受阻,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幼嫩器官(根尖、茎端)溃烂坏死6)镁镁以(Mg2+)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一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一部分是叶绿素的成分。植物缺镁时,叶绿素的形成受到阻碍,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叶片失绿。镁和钾、磷一样,多集中于植物幼嫩器官和组织中。缺镁时,对幼嫩组织的发育和种子的成熟影响很大。(2)微量元素含量少(一般植物中,微量元素总量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作用大。植物必需的有铁、锰、锌、铜、钼、硼、氯等6种。而钴、钠、硅、碘则被认为是部分植物所必需。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缺少微量元素,如石灰过多的土壤中缺锌,酸性土壤缺硼,碱性土壤缺锰。小结每一种元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均有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其他元素不能代替。缺少任何一种必需的矿质元素都会引起相应的生理症状。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掌握理论,科学调查实验,综合考虑,对症下药。植物生物学

PlantBiology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体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依赖环境供给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并通过复杂的代谢过程来完成生长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物质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概念生物体内进行的全部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总称为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生物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合成为生物自身的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的某些物质分解,释放能量,并将最终代谢产物排出的过程(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1、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半透膜:只能让溶剂分子透过而不能让溶质分子透过的膜。纯水的水势最高。(1)细胞的渗透吸水在这个渗透系统中,水分会自发地从高水势处透过半透膜流向低水势处,即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液泡形成以后,细胞主要靠渗透性吸水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质壁分离复原: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在稀溶液或纯水中,液泡内的水分逐渐增加,原生质体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植物细胞内溶液具有一定的水势,因此细胞与邻近细胞或环境溶液可共同组成一个渗透系统(2)细胞的吸涨吸水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细胞物质如纤维素、果胶质、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等都是亲水胶体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吸水主要靠吸涨作用种子化学成分不同,吸涨吸水的能力亦不同2、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2种:被动吸收:物质顺着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吸收过程。主动吸收:物质靠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逆着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吸收过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