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陈情表__导学案.doc

发布:2017-12-18约4.2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必修五 07陈情表 编者:孙丽梅 学习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感悟母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作者两难处境的理解。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背景知识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2)、是谁向谁陈情?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则刘病日笃4.???????夙遭闵凶5.???????猥以微贱6.???????臣少多疾病。?? 7.???????具以表闻。拜表以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则告诉不许 三、课文内容探究(15分钟) 1、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B、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C、察臣孝廉察:考察D、形影相吊吊:安慰。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感悟母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作者两难处境的理解。 2、至: 3、以: 4、见: 5、亲: 6、日: 7、当: 8、薄: 9、拜: 2、翻译下面句子。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这两段陈什么情?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柠牛0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日:“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日:“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日:“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