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偏瘫患者肩痛及康复治疗对策.doc

发布:2017-03-31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章 偏瘫肩的问题 1肩关节半脱位 2肩痛 3肩-手综合征 肩关节半脱位 肩关节的脱位的诱发 防止盂肱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是肌纤维水平走向的肌肉,特别是冈上肌、三角肌的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 肩关节半脱位的原因 A肩胛带张力丧失,或提肩胛肌主动活动丧失,导致肩胛带下垂,尤其是前踞肌丧失了上提关节盂及肩胛旋向前的共同作用,致使肩关节向下倾斜。 从后面看,肩胛骨比较靠近脊柱,尤其是肩胛下角内收明显,并用比另一侧肩胛下角低。 肩胛骨的内侧缘被拉离胸壁,成为翼状肩胛骨。其原因可能是无拮抗的胸小肌张力增高。 #如果检查者牢固把持住肩胛骨下角,充分向外牵拉,使其离开脊柱,这样被动地矫正肩胛骨的位置,肩关节就不再半脱位。恢复了被动锁定机制。 B 神经系统张力的增高,上提了患者的肩胛带,而软瘫的躯干肌不能从下面对抗肩胛带的上提。可伴有腹肌张力过低。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治疗目的:1通过矫正肩胛骨的位置而矫正关节盂的位置,以恢复原有的锁定机制。2降低神经系统不利的张力,以便使肩关节能复位,恢复肌肉的保护性活动。3刺激肩关节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4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被动活动。5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1矫正肩关节的姿势:教患者上提肩,朝他鼻子的方向。 2降低神经系统张力以矫正半脱位并恢复主动的肌肉控制: 治疗师一手向对侧推头,一手放在患侧肩上,把持肩胛带向下,用手掌保持其肩胛骨不成为翼状。前臂压在患者下面的肋骨上,以稳定胸廓及上部躯干。 3刺激肩周稳定肌的活动及张力 A 坐位,偏瘫臂后外方负重支撑,支持偏瘫肩。 B一手把持患臂伸向前,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 C保持患臂伸向前,治疗师通过患侧手掌向肩的方向做快速、反复挤压,让患者保持手向前伸,不能让肩后缩。 D 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下肌、三角肌、和三头肌上,由近端向远端快速摩擦。亦可用冰块快速擦拭。 4 保持肩关节的全范围被动活动度 1 被动运动偏瘫肩时,治疗师的手指保持肱骨头在关节盂中的位置,防止它与其它骨表面相碰。 2在日常治疗中保护易受伤的肩关节 3 不用制动支持手臂 肩 痛 右能引起肩痛的原因 A 肩胛骨肱骨运动规律的丧失,B肱骨外旋不充分 C肱骨头在关节盂内下移不充分 引起疼痛性损伤的活动 A被动运动范围内,页眉没有进入正常位置,肱骨没有外旋。 B 做转移时牵拉其患肢, C 不正解地提起患者靠向轮椅靠背 D 护理中从远端抬起上肢有运动滑轮进行交互活动 E 主动练习手臂上举时太剧烈。 预防与治疗 A消除早期的疼痛症状 严重肩痛的处理 A解除焦虑 B床上的体位摆放 从仰卧位,改为健侧卧位 C一般活动 改善其平衡 步态等 D 较特殊的活动 最好的活动是从近端部分活动肩胛骨和肩的运动。 1治疗师促进患者坐位重心向偏瘫侧转移,着重拉长该侧躯干,治疗师坐于患侧,手放于患者腋下,嘱其重心向此侧转移,同时手上抬肩胛带,有节奏地反复进行。 2患者坐位,两手平举,身体前倾,够物。 3患者坐位,双手叉握,前伸放于一大皮球上,身体前倾推动皮球往返。 4 患者坐于桌前,双手叉握放于一毛巾上,推动其往返。 5 从仰卧位翻身成偏瘫侧卧位,抑制躯干及上肢的痉挛。 6 A仰卧位,偏瘫腿屈曲,并倾靠在健腿上,治疗师可促进患者骨盆进行轻柔的摆动,有节律的摆动使躯干旋转,降低了整个患侧的痉挛。B治疗师握住患臂,使之处于一个舒适的肘伸直上举位置,在患者继续旋转骨盆的同时,可感觉到肩周围肌肉的放松,然后进一步上举。 7 仰卧位,偏瘫腿屈曲,放松地靠在健腿上,治疗师帮助患者进行深呼吸。治疗师一手置于患者肋骨上,手指斜向肋骨的运动方向,在患者呼气时,向下及向中线方向挤压。同时让患者嗓子发声;另一手握住偏瘫臂在无痛范围内做最大限度的外旋上举。帮助肋骨运动,使胸廓与肩胛骨及肩发生相对运动,抑制肩胛及肩周肌肉的痉挛。 8 增加被动活动度 注意点I在尝试运动上肢前,必须拉长偏瘫侧,并使肩胛前伸II患腿必须保持屈曲并靠向健腿,保证骨盆向前朝向健侧,使整个患侧痉挛被充分抑制;III治疗师小心地向前向上运动偏瘫臂,并保持肩外旋、肘伸直,同时予以轻度牵拉,另一手支撑肱骨头,用手指防止肱骨头碰到周围骨性隆凸。 9 自助性手臂活动 让患者叉手主动上举,首先要上肢前伸,以保证肩胛前伸,然后伸肘合掌上举,抬臂时不能伴肩胛后缩及肘屈曲。 其它结构的病理情况 颈椎问题 神经系统不良张力 异常的肋骨姿势和联接。 其它可能的治疗方法 1局部注射可加考的松 2冰疗 3被动松动术 肩手综合征 原因 1腕关节持续屈曲受压 2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和疼痛 3 输液时液体渗漏至手背组织内 4手部的意外损伤 预防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