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3约4.3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的分类、结构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验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维护保养。

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以下简称模具)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0.1-2018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825-1998吊环螺钉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

GB/T6414-2017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8844-2017压铸模技术条件

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

GB/T1299-2014工模具钢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

一种用于将液态铝合金通过高压铸造工艺成型为特定形状零部件的模具。

4分类、结构与组成

4.1分类

4.1.1按模具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模具、组合式模具。

4.1.2按分型面的形状可分为:平面分型面模具、曲面分型面模具。

4.1.3按浇注系统的形式可分为:中心浇口模具、侧浇口模具、环形浇口模具、点浇口模具、潜伏浇口模具、热流道模具、冷流道模具。

4.2结构与组成

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主要由成型零件、浇注系统、导向与定位机构、脱模机构、冷却与加热系统、排气系统等构成。

4.2.1成型零件

主要由型腔、型芯和镶块组成。成型零件直接与液态铝合金接触并决定压铸件形状和尺寸的关键部分。

4.2.2浇注系统

主要由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余料等组成。浇注系统引导液态铝合金进入模具型腔的通道,对压铸件的成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4.2.3导向与定位机构

主要由导柱、导套、定位键和定位销等组成。导向与定位机构在铝合金高压压铸模具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确保模具在开合模过程中的精度以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性。

4.2.4脱模机构

4.2.4.1主要由推杆组件、复位杆、推管和推板等组成。在铝合金高压压铸完成后,将成型的压铸件从模具的型腔或型芯上顺利脱出,以便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同时确保在脱模过程中压铸件不被损坏或变形。

4.2.4.2脱模机构常见类型:

a)推杆脱模机构;

b)推管脱模机构;

c)推板脱模机构。

4.2.5冷却与加热系统

4.2.5.1冷却系统

主要由冷却通道、冷却水管、密封圈、水嘴等组成。冷却系统是通过循环冷却介质(通常为水或油),将模具吸收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使模具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压铸件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4.2.5.2加热系统

主要由加热元件(如电阻丝、加热棒、加热板等)、温度控制器、热电偶等组成。加热系统是通过安装在模具内的加热元件(如电阻丝、加热棒、加热板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对模具进行加热,从而满足压铸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保证压铸件的质量。

4.2.6排气系统

主要由排气槽、排气孔、溢流槽以及真空排气装置等组成。排气系统通过在模具上设置合理的排气结构以及采用真空排气装置等手段,在压铸过程中及时排出模具型腔内的空气和其他气体,从而保证液

3

态铝合金能够顺

利地填充型腔,减少压铸件内部的气孔、气泡等缺陷,提高压铸件的成型质量、尺寸精度、密度和力学性能,保证压铸件的外观质量。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模具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模具所采用的原材料、外购件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并附有质保书或合格证。

5.2外观质量

5.2.1模具外表面无漏加工,应光滑,无脏污、裂纹、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模具拐角处清角到

位,无加工过切、无打磨过切、无倒拔模、无接刀痕等。

5.2.2模具成型表面不允许有划痕、压伤、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5.2.3模具非工作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涂覆防锈漆或防锈油脂。

5.3加工精度

5.3.1模具零件加工精度应符合GB/T8844-2017的要求,未注公差的尺寸应符合GB/T1804-2000的

要求,未注形状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