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6单元 表内乘法(二)-第3课时 8的乘法口诀.docx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第3课时8的乘法口诀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6单元“表内乘法(二)”主要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但对于8的乘法口诀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三.说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8的乘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8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8的乘法口诀。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1~7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进入8的乘法口诀的学习。
探究规律:让学生观察8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总结口诀:引导学生总结8的乘法口诀,并让学生进行背诵。
应用拓展:让学生进行8的乘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8的乘法口诀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可以设计如下:
八.说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背诵8的乘法口诀,并进行8的乘法运算。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8的乘法口诀的情况。
九.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知识点儿整理:
本节课主要围绕着8的乘法口诀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8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乘法运算速度和准确率。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儿整理:
8的乘法口诀: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8的乘法口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和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运算。
乘法口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例如,8的乘法口诀中,每一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8的倍数,且每一行的两个数相差都是8。通过发现和总结规律,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口诀。
乘法口诀的应用:本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背诵口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口诀应用到实际运算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合作能力的培养: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学习8的乘法口诀,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8的乘法口诀,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口诀;对于一些学习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上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儿整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8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乘法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同步作业练习题:
请写出8的乘法口诀。
答案:8的乘法口诀如下:
8×2=16
8×3=24
8×4=32
8×5=40
8×6=48
8×7=56
8×8=64
8×9=72
根据8的乘法口诀,计算以下乘法题目。
32÷8=
答案:32÷8=4
24×2=
答案:24×2=48
56÷8=
答案:56÷8=7
64×3=
答案:64×3=192
请找出下列算式中错误的答案,并改正。
24÷8=3
答案:24÷8=3(正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