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pdf

发布:2025-03-20约2.31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第1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

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迈克儿•富兰(MichaelFullan,2005)曾指出,欠缺一个强势

的教师队伍,难以令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得以成功和维持。钟启泉指

出,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

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被视为回应教育改革挑战的有效方法。专业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被视为校本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

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应运而生。

乔伊斯和许瓦斯(JoyceShowers,1982)的等组实验表明,

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有75%

的人在今后的课堂上可有效应用所学的知识,否则,只有15%的人

能有同样的表现。当教师产生认知的需要或有问题需要解决时,他

们的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当教师所做的事与自己工作联系最密切时,

他们才能清晰地了解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需要做些什么。在参与

学校改进或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得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实

践技能。大量的研究证实,课程的实施要求有教师的专业发展相伴

随。没有有效的和精心设计的专业发展项目,就没有高水平的课程

实施。

校本研修机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发展的平台。在校本研修

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共同探索、研讨和不断的实验,逐渐把研究视

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第1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第2页

角从以教师、教材为主的研究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方

法和技巧上面。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们能够公开地讨论他们所面

对的困难,尝试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们还能够以集体的方

式,建立一套技术性文化来强化自身的学习,并能从实践的过程中

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们的合作建立于平等基础之上,减少了因

特权而衍生的问题。

有效的校本研修需要制度保障,更需要切实“基于学校、为了

学校、在学校中”(郑金洲,2001)实施。实践表明,教师普遍欢

迎和认可的校本研修明确指向为了教学改进而开展的研修活动。基

于此,我校课题组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项目进行设

计和实践研究,试图以高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把校本研修虚事实做,大事小做,增加其可操作性、可评价性,

我们选取了“磨题”作为研修主题,通过在语、数、英三个教研组

内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精致课堂,最终达到培养一批智慧

教师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需

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本课题的开展依据以下三方面的理

论:

(1)校本研修

所谓“校本研修”,简单地说,就是以校为基地的师资培训或

教师教育,即学校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与教学研究、教育

科研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师教育

活动。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第2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项目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磨题”为例--第3页

具体来说,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

入口、着眼点,以学校、教师的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

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

校自身力量、资源为主要依托,在学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