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NSS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pdf

发布:2025-03-22约6.3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NSS卫星导航系统概述--第1页

龙源期刊网

GNSS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作者:孙娟娟王永

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31期

摘要:卫星导航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各国的卫星导航系统都在飞速建设和发展中,其中北斗系统是中

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是目前最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本文选取GPS系统和北斗

系统,分别对二者在空间星座、空间信号和服务性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

究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北斗GPS

中图分类号:P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a)-000-04

在目前所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美国的GPS发展最早,技术最为成熟。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实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1994年起步,目前已

经实现区域覆盖能力,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GPS和北斗系统二者结合,可以得到性能更加优

秀的组合导航系统,因此兼容GPS和北斗系统的双模定位终端也越来越成为趋势。

定位1原理

目前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原理,普遍基于“四星定位”的原则,即至少通过4颗当前可见卫

星与本地接收机的距离公式来求得本地接收机的位置坐标。定位功能的实现需要解决以下两个

问题:(1)当前各颗可见卫星的空间坐标;(2)当前各颗可见卫星到本地接收机的距离

[1]。问题1的解决方法是对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星历参数,根据星历参数计算得到

每颗卫星的空间坐标,问题2的解决方法是利用卫星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时间差乘以光速得到

卫星与本地接收机的距离。如图1所示,本地接收机的位置坐标(x,y,z)的求取方法见公

式(1),(xi,yi,zi)为卫星i的空间三维坐标,ti为卫星i信号的发射时间(i=1,2,3,

4),这些参数由于可以从星历参数中得到,可视为已知量,tu为卫星信号的接收时间,为未

知量,因此在公式(1)中有4个未知量x,y,z,tu,这也是至少需要4颗卫星才能达到定位

目的的原因。

(1)

卫星导航系统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简称为GNSS),已成为世界各国

重大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标志着现代大国地位和综合国力,各国都在积极建设和发展属

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GNSS卫星导航系统概述--第1页

GNSS卫星导航系统概述--第2页

龙源期刊网

目前,GNSS主要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

(GLONAS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Galileo)。其中美国的GPS系统发展最早,技术成熟,性能优秀,应用广泛。随着空间技

术的发展和卫星应用的不断增加,太空资源日益紧张,每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都在积极

抢占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鉴于军用信号的机密性,图2只列举了目前常用的GNSS民用信号

的工作频段。

3GPS系统

GPS的空间星座部分如图3所示,是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构成。这24颗卫星

分布在6个轨道上,每个轨道不均匀地分布着4颗卫星。每个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约为

55°,相邻两个轨道面的升交点经度相差60°,在相邻轨道上邻近卫星的升交点角距相差约

30°。GPS卫星属于地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