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pdf

发布:2025-03-08约2.73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代经济》第42卷2025年第1期CONTEMPORARYECONOMICSVol.42No.1.2025

数字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及作用机制研究

彭勃张红岩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铸就农业强国的关键力量,数字经

济的迅猛崛起则为其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首先,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通

过进一步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瓶颈期。其次,将这30个省份划分为东

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后,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

现得更为明显。最后,通过中介变量模型发现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质量提升的重要中

介变量。因此,应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使数字经济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

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9378(2025)01-0016-09

一、引言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随

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

量。在这一背景下,农业作为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基石,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虽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但是,面对农业资源禀赋的现

实限制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应用不足的挑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明显差距。为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仅仅依靠传统、常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远远不够。近年来,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中商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测,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63.8万亿元。基于高渗透性与跨界融

合等特点,数字经济为我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选取2012—2022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旨在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

用机制。将数字经济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结合,深入剖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

探究数字经济与农业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的具体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探究二者关系的细分

差异。最终,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与路径选择,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二、理论分析

数字经济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支撑主要体现在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技术创

新理论理论三个方面[1-4]。

【基金项目】

中国工程院河南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河南省农业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研

究,编号:2024HENYB05;新乡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乡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研究,编号:RKX2024005。

【作者简介】

彭勃,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张红岩,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和农村劳动力就业。

—16—

《当代经济》第42卷2025年第1期CONTEMPORARYECONOMICSVol.42No.1.2025

首先,从产业融合理论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农业

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注入新活力;二是推动农业产业链重构和升级,提高农业

生产智能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三是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如精准农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