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pdf

发布:2025-03-15约4.09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44卷第1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44No.1

2025年02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Aeronautics(SocialScienceEdition)2025.02

DOI: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25.01.005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冯英杰,任歆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2011年到2021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新质

生产力的提升有利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同时,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够间接强化

这种减排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财政支农水平的上升会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碳减排效应;

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适当的农地经营规模下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而当农地经营规模超

过一定范围时,出现了增碳效应。基于此,提出要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加大政府扶持力

度,科学控制农地经营规模等建议。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碳排放;城乡协调;财政支农;农地经营规模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25)01-0029-11

还需要不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动力与新途径。

一、引言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

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据统计,农业生产活动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对科技创

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0%。新起主导作用。而农业新质生产力则是新质生产力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领域减排固碳进而实现碳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

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发布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

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推动农业向低碳转型、绿色业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

方向发展。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到2025年量,特点在创新,关键是质优,其基本内涵在于通过

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实现减量增效、绿融合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数字技术,实现农业劳动

色防控的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绿色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发展

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中,对农业装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实现生产力从量变向质

制造、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变的跨越式转变,进而完成从生产要素到生产方式

面提供了指导意见,以减少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再到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为农业领域高效高质绿

当前,农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生产活动中农业机械色发展提供新动力。

[1]

与化学品的使用以及灌溉耗电等方面,由于我国

二、相关综述

目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仍存在农民知识技能水平较

低、耕地利用条件较差以及技术力量覆盖广度不足通过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