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收入费用和利润.ppt

发布:2017-04-03约1.67万字共9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h11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学习目的和要求: 1、重点理解和掌握收入确认的标准; 2、重点掌握一般销售收入的核算及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 3、掌握销售退回、销售折让与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4、重点掌握代销业务的核算。 5、重点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6、重点理解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原因 7、重点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目的及要求 重点理解和掌握收入确认的标准; 重点掌握一般销售收入的核算及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 掌握销售退回、销售折让与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了解特殊销售业务收入的核算; 重点掌握代销业务的核算。 重点掌握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目的及要求 理解产品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重点理解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产生的永久 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原因 重点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应付税款法和 纳税影响会计法。 第一节 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 一、收入 (一)收入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第一节 收入、费用和利润概述 一、收入 (一)收入的定义和特点 2、特点 (1) 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 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 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 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一、收入 (二)收入的分类 广义的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也称为狭义的收入。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在从事各项对外投资活动中取得的净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 二、费用 (一)费用的定义与特征 1、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广义——泛指企业一切资财的耗费,包括 : 成本性费用——应该计入资产成本的各种耗费。 损益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狭义——日常经济活动所发生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费用 2、特征 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流出。 费用最终会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有两类支出是不应归入费用 企业偿债性支出 / 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二、费用 (二)费用的分类 费用可以分为本年税前费用和所得税两类。本年税前费用包括营业费用、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支出。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费用,也称为狭义的费用。 投资损失是指企业在从事各项对外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业务以外发生的支出。 二、费用 (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成本的定义: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广义——泛指取得资产的代价,如固定资产 / 原材料 狭义——本书观点(仅指产品生产成本) 成本的特征——对象化了的费用,如产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存货成本等。 二、费用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一种产品的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费用; 一个时期的费用也可能分配给几个时期的产品成本负担。 区别: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发生的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而发生。 费用和成本都是对耗费按用途进行的分类。费用是对耗费按当期损益进行的归集,而成本是对耗费按对象进行的归集。 三、利润 利润也称为净利润或净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利润按其形成过程分为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税前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损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差额; 投资净损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 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即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 第二节 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一、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确认 二、销售商品 三、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及现金折扣 四、代销的核算 1、视同买断 2、收取手续费 五、分期收款销售 六、期间费用 一、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的确认 (一)营业收入的确认 1、营业收入的范围 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 第二节 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