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17-2018学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到路上有行动不便的人需要帮忙时,请伸手相助,千万不要只是袖手旁观B.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你犹豫了,别人就会轻而易举地超过你,如果你不顾一切地冲向终点,最后你就会获得成功C.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D. 这位专家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高谈阔论、深入浅出,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尽管天气很冷,可是紧张的劳动使大家都出了一身汗。(转折复句)B.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并列复句)C. 如果稼轩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假设复句)D. 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选择复句)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上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A. 诗的第一句“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富有趣味B. 诗歌三、四句中叠词,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C.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溪水梅花的感情色彩,将溪水梅花人格化了,读来生动活泼,别有趣味D. 全诗描绘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失去春天的惋惜遗憾之情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诗文默写:(1)《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的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磅礴气势写出宁死不屈、舍生忘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5)故乡的歌是一只清远的笛,______。(席慕蓉《乡愁》)(6)______,风在摇它的叶子。(顾城《门前》)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畏苦寒,自得其芳??? ①一位朋友对紫苏情有独钟,遂买了几盆回家,经常浇水、修枝。然而,待紫苏长成后,却始终不闻其香。朋友不禁感慨:看来有些“关心”实属多余。??? ②同为紫苏,置身野外,香味清爽而持久;放于室内,照顾有加,反而失去了芬芳。植物的这种特性,与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颇有几分相通之处。俗话说,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从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经过反复摔打、磨炼,其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往往更胜一筹。并且,在这些人看来,困难既是挑战的同义词,也是成功的垫脚石;不回避眼前的苦,恰恰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③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惧艰险、不辞劳苦,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牢牢扎根基层一线,才能丰富阅历、增强本领,赢得群众的认可。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用心血浇灌出绿荫成片的焦桐树;海南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总是天不亮上班,天黑了还没下班,找最难的事去做、找硬骨头去啃,引领边陲贫苦山乡大变样。正是依靠无数党员干部带头“自讨苦吃”,一件件大事水到渠成,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干群间的距离也因此大大拉近。??? 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平坦,在前进过程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总是难免的。但正如宝玉没有雕琢难以成器,火石不受摩擦不能产生火花,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一次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最终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一家国外天文台在他逝世后发文哀悼:“我们怀念他的勇往直前和对天文学的热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砥砺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迈向目标,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⑤事实上,苦难并不意味着阴郁的回忆;从某种角度看,它见证了过去的奋斗,具有别样的光彩。上山下乡的经历,就对习近平总书记影响相当深。苦难或逆境,磨砺着人的心智,能助人增长才干。学会与困难愉快相处,不因工作的受挫而消极颓废,也不因生活的磨难而丧失斗志,会涵养化压力为动力、理性看待事物的平和心态。??? 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