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STEMI患者溶栓及转运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层医院STEMI患者溶栓及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天 s- 周 s
UA/NSTEMI
分钟 s- 小时s
STEMI
AC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UA, unstable angina; NSTEMI,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annon CP. J Thromb Thrombolysis. 1995;2:205-218.
a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基本病理特征——血栓
溶栓治疗
稳定型 心绞痛
非Q波心梗
抗拴治疗
Q波心梗
斑块破裂
不稳定型
新术语
心绞痛
旧术语
STEMI治疗目标
• 尽早、完全、持续开通血 管,恢复心肌水平再灌注
STEMI治疗目标
• 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限制梗死面积
保护心功能
避免心力衰竭 和心源性休克
解决残余 狭窄
AP = 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 PP = posterior papillary muscle
时间就是心肌
AP
AP
PP
PP
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才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溶栓还是介入治疗,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以缩短心肌缺血时间
每延迟 1小时,
相关死亡率增加 10%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
时
间 就 是 生 命 !!!
溶栓与PCI疗效比较
l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增加,病死率 明显降低,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l发病3-12h内行溶栓,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
l发病12-24h内,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 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IIa ,B) 。溶栓的生存获益可维持长 达5年
欧美国家,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中溶栓与直接PCI的比 例相当。国际上多项注册研究显示,虽然PCI治疗近年来增长 迅速,但仍有接近40%的患者接受溶栓。
CHINA-PEACE 研究
Lancet. 2015 Jan 31;385(9966):441-51
l城市医院总再灌注率55.0%-55.2%。虽然接受急诊PCI的患者比例从
10.2%升至27.6%,但接受溶栓的患者比例却从45.0%降至27.4%。
l十年间STEMI患者救治依旧显著延迟,有将近一半的STEMI患者因就诊 延迟,错失了再灌注治疗的机会。
中国STEMI患者10年间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变化
Lancet. 2015 Jan 31;385(9966):441-51
影响早期再灌注治疗原因
. 基层医院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误诊、漏诊率较高 . 过于依赖急诊PCI,对溶栓重视度不够
. 担心转运风险,延误转诊
.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和转运机制
. PCI医院院内绿色通道不规范
. 患者和家属原因
基层医院因素 PCI医院因素
2010 STEMI指南
发病12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条 件的医院就诊、不能迅速转运、 无禁忌症者
I A
就诊早(小于3小时)不能及时PCI
I A
预计D-B时间与D-N时间相差大于60 分钟,且D-B大于90min者应优先 考虑溶栓治疗
I B
发病12-24h仍有胸痛和至少两个 导联ST段抬高大于0.1mV,或血液 动力学不稳定者
Ⅱa B
发病大于24h,症状缓解或消失者
Ⅲ C
2015 STEMI指南
发病12h内预计FMC-PCI时间延迟大于 120min,无禁忌症者均应行溶栓
I A
有条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
Ⅱa A
发病12-24h仍有胸痛和至少两个导联 ST段抬高大于0.1mV,或血液动力学 不稳定者
Ⅱa C
计划行直接PCI者
Ⅲ A
ST段压低者(除正后壁MI合并avR导 联抬高)
Ⅲ B
发病大于12h,症状缓解或消失者
Ⅲ C
2015中国STEMI指南
指南更新要点:溶栓适应证
解读2015中国STEMI指南
如不能在120min内开通血管, 应在30min内予以溶栓治疗!!!
3小时内的溶栓治疗效果=PPCI治疗效果 有条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
强化溶栓治疗地位和意义
其适用于中国广大地区
指南更新:溶栓后转运PCI
溶栓后尽早将患者转运到有PCI条件的医院,溶栓
成功者于 3-24h内进行 CAG 及血运重建 (Ⅱa B) ,溶 栓失败者尽早实施挽救性PCI(Ⅱa B)
2017 年ESC急性 STEMI诊疗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