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案——第二章 劳动与劳动教育 .pdf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案——第二章劳动与劳动教育--第1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案(二)
课题:劳动与劳动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念。
2.理解劳动观随时代变化的原因。
3.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素养目标:
树立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有3节内容,安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场景实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
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课后教学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绪论课次3
课时安排3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学分
授课对象任课教师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案——第二章劳动与劳动教育--第1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教案——第二章劳动与劳动教育--第2页
本项目基本知识汇总1.教学以学生学习教材的基本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劳动
一、生产劳动开创华夏文明的内涵、劳动的分类、劳动的属
(一)结绳为网与渔猎性及数字经济下的劳动形态。
(二)制造耜耒与农耕
(三)劳动分工多样化与中华文明初步形成
二、农业劳动奠定农耕文明
(一)从“大禹治水”到“九州大同”
(二)从“收获劳动”到“生产劳动”
(三)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三、重农政策创造先进的农业文明
(一)奖励耕战
(二)天子亲耕藉田
(三)耕织为本
实践活动
让青春在劳动中闪光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
不分贵贱,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时间
建议60分钟。
三、活动准备
教师将学生按照4~6人划分活动小组,并根据活动内容
安排各组分别准备以下内容:
(1)关于劳动的诗词不少于5首。
(2)领袖人物劳动故事不少于3个。
(3)《劳动最光荣》视频不少于2个。
四、活动流程
1.教师首先安排准备诗词的小组分享诗词,然后讲述诗词
背后劳动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
2.教师安排准备领袖人物劳动故事的小组讲述劳动故事。
3.教师安排准备视频的小组演示《劳动最光荣》视频。
4.教师要求各小组按照“劳动的基本内涵→树立正确的劳
动观→劳动的青春最出彩”的主题顺序展开探究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