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走马灯实验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赵立辉 李鹏
学生班级: 计科10802
学生姓名: 陈东
学 号: 200803939
班内序号: 11
目录
1. ……………………………………………………….课设目的
2. ………………………………………………………课设内容
3. …………………………………………问题分析及设计思路
4. …………………………………………电路设计及功能说明
5. ………………………………硬件原理图及接口芯片的介绍
6. ……………………………………程序流程图及相关源程序
7. …………………………………………………实验结果及分析
8. …………………………………………………………课设总结
一. 课设目的
1.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综合运用《微型计算机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内容,为以后从事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2.主要掌握接口芯片8253、8255A等可编程器件的使用,掌握译码器74LS138的使用。
3.学会用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较完整的实用程序。
4.掌握微型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的全过程:分析需求、设计原理图、选用元器件、布线、编程、调试、撰写报告等步骤。
二. 课设内容
1.功能要求:
采用8253设计一个1s定时电路,将定时信号接到8255的PC口的某一位,编程查询该位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则从8255A的PA口输出不同的值使和PA口相接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变化,实现走马灯的效果。按下Esc键结束程序。
2.设计所需器材及介绍
①一块实验面包板(内含时钟信号1MHz或2MHz)。
②可编程芯片8253、8255A、74LS138、74LS245各一片。74LS06两片,发光二极管8个,排电阻一个。
③导线若干。
④示波器、万用表、常用工具等共用(从实验室现借现还)
三. 问题分析及设计思路
1.利用74LS138设计地址译码电路,8255A端口地址:300H~303H,8253的端口地址:304H~307H。
2.74LS245用于总线和8253、8255A之间的双向传输和隔离。
3.利用面包板上时钟(1MHz或2MHz)和8253设计一个1s定时电路,将定时信号接到8255的PC4,编程查询PC4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则从8255A的PA口输出不同的值使和PA口相接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变化,实现走马灯的效果。按下Esc键结束程序。
4.每个74LS06中包含了6个非门,它的输入来自PA口的某一位,输出接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5.每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排电阻的从2到9的一个引脚,排电阻的1脚接VCC(+5V)。
四. 电路设计及功能说明
电路设计:
74LS245用于总线和8253、8255A之间的双向传输和隔离。利用面包板上时钟(1MHz或2MHz)和8253设计一个1s定时电路,将定时信号接到8255的PC4,编程查询PC4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则从8255A的PA口输出不同的值使和PA口相接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变化,实现走马灯的效果。74LS06中包含了6个非门,它的输入来自PA口的某一位,输出接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每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排电阻的从2到9的一个引脚,排电阻的1脚接VCC(+5V)。利用74LS138设计地址译码电路,其输出端Y0,Y1分别接8255和8253。
理论连线图
功能说明:
采用8253设计一个1s定时电路,将定时信号接到8255的PC口的某一位,编程查询该位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则从8255A的PA口输出不同的值使和PA口相接的发光二极管依次变化,实现走马灯的效果。按下Esc键结束程序。
五. 硬件原理图(包括接口芯片的介绍)
1. 硬件原理图
实物连线图
2.接口芯片介绍
1). 74LS245数据总路线缓冲器
74LS245的引脚和内部结构图如上.
其真值表如下:
74LS245是由8个双向缓冲器组合起来,控制端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8位双向三态缓冲器芯片.每个双向三态缓冲器由两个三态缓冲器构成,它有两个控制端,即输出允许控制端OE(低有效,用于控制数据的输出)和方向控制端DIR(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的方向),它用于隔离和缓冲.
2). 74LS06 反向驱动器
74LS06 反向驱动器的内部引脚图如下:
74LS06 反向驱动器是由6个非门构成,在本次课设中是将8255的PA口输出的数据经过它反向驱动8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当8255的PA的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