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厦门六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5-09-23约4.8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厦门六中2009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温才荣,本试卷分第I卷与第II卷两部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 2.“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与以下哪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火烧圆明园 B.《马关条约》签订 C.列强瓜分中国 D.南京大屠杀 3.下图是张明海同学在西安拍摄到的《西安事变旧址》照片。他在这张照片下面写了一句评价的话,下列哪句最合适? A.是中国地下工作者配合抗日战争发动的事变 B.是国民党内部爱国势力争取合作抗日的事变 C.是国民党内部因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叛乱 D.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诚发动的投诚起义 4.“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6.下图是陈东鹏同学拍摄的《国民党一大旧址照片》,同学们就这张照片进行讨论时,有以下评论。其中,不正确的是这次会议 A.召开于1924年初的广州 B.参加者既有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C.召开标志着三民主义思想的终结 D.召开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 7.下图是1993年“汪辜会谈”的历史照片。下列对这次会谈相关史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A....8.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并于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与苏联结盟共同谋求世界霸权 D.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 9.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1 毛泽东会见斯大林 图2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3 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11.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B、从各地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D、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12.近日,广东省在阳江海域从“南海一号”宋代商船中打捞出珍宝8 万余件。下图是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①青瓷 ②白瓷 ③彩瓷 ④青花瓷 A.②③ B.①④ C. ③④ D.①② 13.《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14.清朝前期的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做法,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资金短缺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原料不足 15.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6.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