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强心苷》ppt课件.ppt

发布:2018-06-04约1.32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第四节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教学目的 心力衰竭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超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最终导致体/肺循环淤血。 治疗充血性心衰药物 1.强心苷(洋地黄)类药 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洋地黄毒苷等 2.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氨力农、米力农等 ?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等 3.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4.利尿药 噻嗪类、呋塞米等 5.?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等 6.血管扩张药 硝酸酯类、硝普钠等 常用强心苷(洋地黄类)药物 地高辛 中效 口服 2.去乙酰毛花苷 (西地兰D) 速效 静脉注射 3.毛花苷丙(西地兰C) 4.洋地黄毒苷 5.毒毛花苷K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 一、对心脏的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 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 负性传导作用(抑制传导) 二、对血管及肾脏的作用 (收缩血管、利尿)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 抑制衰竭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促进Na+-Ca2+交换,导致细胞内Ca2+水平升高 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Ca2+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加强 临床应用 地高辛:慢性心衰 心衰伴房颤、房扑 去乙酰毛花苷:急性心衰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不良反应(中毒症状,极其重要) 1、胃肠道症状:强心苷中毒的信号 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痛 2、心血管系统: (1)心律失常(快速型、缓慢型) (2)心力衰竭 3、神经系统:意识丧失、眩晕、嗜睡、神经异常、亢奋,色觉异常(黄视、绿视) 洋地黄 不良反应(口诀) 不良反应洋地黄 胃肠反应心失常 红绿不分成色盲 神经亢奋睡得香 洋地黄中毒的治疗 1.停药:停洋地黄类药物、停排钾利尿药 2.药物治疗: (1)补钾,严重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 (2)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3)窦缓和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不宜补钾 注意事项 1、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指数窄,易发生中毒。 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一半,最小中毒量为最小致死量的一半,及时轻微的血药浓度变化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2、药物相互作用——与各种药物合用,几乎都增加洋地黄药物毒性 3、中毒诱因:低钾、低镁、高钙、心肌缺氧、肝肾功能不全 强心苷给药方法 传统给药法:易致强心苷中毒,较少采用 每日维持量法:目前倾向于小剂量化,一般采用无负荷量的维持量法,可减少中毒发生率。 地高辛每日0.25mg(0.125-0.375mg),经6-7d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本节课重要知识 1、常用强心苷类药物,及其抗心衰作用机制 2、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表现,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 * 1 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 2 熟悉其他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3 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药物的分类。 禁钙补钾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