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营养成分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的营养成分,是指天然食品或加工食品中所含对人体健康有营养意义的成分。主要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和水,共六大类。其中有些成分在食品中含量较高,是组成食品的主要成分,它们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和水分。有些成分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食品中含量虽低,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是很大的,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第一节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水分又称含湿量是食品的天然成分,通常不看作营养素,但它是动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具有极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是营养素和代谢产物的溶剂,是使体内化学反应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能帮助营养素的吸收和废物的运输排泄,在调节体温,润滑关节和肌肉,减少磨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感官性状,改变该食品所含各种成分的浓度。某些食品中水分含量较多时,食品容易潮湿和腐败变质,所以对有些食品的水分含量作了规定。食品中的水分有三种存在形式:游离水、结合在蛋白质、淀粉和细胞膜上的水、与糖和盐类化合的水。测定食品中的水分,主要是测定前两种水分。测定水分的方法很多,一般用95~105℃烘干或减压干燥法,以样品的失重来计算。在此条件下失去的量不仅是水分,而应是挥发性物质的总和,故又称为干燥失重,本节介绍测定水分的方法,有直接干操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 一、直接干燥法 1.原理:食品在常压下于95~105℃进行烘烤,所含的水分便从食品中蒸发出来,至样品量不再继续减轻,即达恒重为止。根据样品失去的量,计算样品的含水百分率。适用于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2.仪器、试剂: (1)电热恒温干燥箱 (2)6N盐酸: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3)6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N盐酸煮沸0.5小时,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小时,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3.操作方法 (1)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小时,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2.00~10.0g切碎或磨细的样品,放入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95~105℃干燥箱中,盖斜支于瓶边,干燥2~4小时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称量。然后再放入95~105℃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 (2)液体样品或半固体样品 于蒸发皿中放入精制海砂10g和短玻璃棒一根,预先于95~105℃干燥30min,冷却30min后称量。然后向此皿中加入5~l0g样品,用玻璃棒搅拌,使样品与海砂充分混匀,再置水浴上搅拌蒸发至干。然后放入95~105℃电热干燥箱中,干燥4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干燥和称量操作至恒重。 4.计算: m1–m2 m1 –m3 m1 –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和样品的质量,g m2 –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 m3 –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璃棒)的质量,g 5.注意事项 (1)测定水分时,称量恒重是指一份样品连续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2mg。 (2)加入海砂可使样品分散,增加其表面积,使水分易于除去。如无海砂可用玻璃碎末代替。 (3)测定蔬菜中的水分含量时,应先将其洗净,将附着的水分晾干或用纱布吸干后再行测定。 二、减压干燥法 对加热在100℃以上容易破坏、变质或不易失去结合水的样品,如糖浆、味精、砂糖、果糖、糖果及含脂肪较多的食品等,可采用减压干燥法。 1.原理:利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食品中的水分在较低温度下挥发,根据样品干燥后所失去的质量,计算水分含量。 2.仪器:电热真空干燥箱。 3.操作方法:与直接干燥法基本相同。将欲测水分的食品与称量瓶或蒸发皿精密称量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箱与真空泵连接。抽出箱内空气至所需压力40~53kPa(300~400mmHg),关闭活塞并停止抽气,开启电源,加热至所需温度 (一般50~60℃)。使干燥箱内保持一定温度和负压,经2~3h后,打开活塞使空气经过干燥管徐徐流入,至箱内的压力恢复正常。再打开门,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反复操作至恒重。 4.计算:与直接干燥法相同。 三、蒸馏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