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一生物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上周已结束,有必要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以详细分析,以
期扬长避短,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成绩,总结经验教训,取得更好的
成绩。
一、试题分析
试题结构:本次试题由五个大题组成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连
线题、识图做答题和实验探究题,满分 100分。(与上次焦作市试题
相比,题型上多了一道连线题;总分多了40分)
试题范围:本次考试从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开始考到第二单元
第四章,除了一单元一章2节调查身边的生物没有涉及外,其它各章
节均覆盖到。
难易程度: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和怪题。但选择题第20题.艾
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如果教师上课尚未提及或者学生阅读面不够
广阔学生是回答不上来的。只有到初二下学期学到传染病时,教材
70 页才提到: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并
在69页展示有艾滋病病原体模式图学生学后才能真正理解。
试题特点:试题一、四、五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着重考查学
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而第二题和第三题
则相对呆板,全是课本上的零碎知识点,考查的是学生识记能力而非
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这类试题在焦作市期末考试或者以前中招
考试中一般不考)。
二、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
全年级各班成绩呈正态分布
由于本次考试各班都没有复习,因此本次考试考的是各班学生对
课堂的关注程度和各班纪律的好坏。上课纪律越好,专心听讲的学生
人数越多,班级成绩就越好;反之越差。
全年级各班成绩不具有均衡性
生物学作为初中阶段起始学科,不涉及到小学基础的好坏(小学科学
课程中生物内容很少,与初中知识也联系不是十分紧密),但由于学
生学习习惯不同,学生对学科的关注程度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差
异以及班主任对本次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班
与班之间差异过大,例如同是普通班,都是同一个教师授课,一个班
的优秀率是另一个班的 4 倍;即使同一个班内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
异,如最高分和最低分都不在拔高班,而在普通班十班,一个同学考
97 分,而另一个同学仅考了8分(考8分的同学考试只做了选择题
和连线题,而文字表达的题一个空也没写)。
从试卷上看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学生如何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2)部分学生还对生物课程没入门,如何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学科
特点?【如有的学生课堂听懂老师讲的课了,对生物学也很感兴趣,
但不会把知识系统联系起来,也不知考试易考哪些试题等】
(3) 考试答题不规范,易写错别字,如何在短期内帮学生纠正
过来?【如考试题的最后一题是探究题,许多学生心里明白,但不会
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导致不写或者失分;噬菌体的‘噬’字对
初一学生来说是个生僻字不会写的同学非常多】
三、近期教学指向
针对本次考试出现的主要问题,经初一生物组两位教师商讨,决
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
做好近期规划和制定好长期奋斗目标。
针对我校今年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行为习惯差的特点,计划在三周内
结束课程,然后利用复习的高效性来提高生物学科成绩。期末考试力
争拔高班的优秀率达到 40%以上,普通班的优秀率达到 15%以上;
及格分分别达到70分和60分以上。一年后总体水平达到全镇前两名。
加强集体备课,吸取别人的长处。
在今后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要仔细研究生物学课标标准,把握好教
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精讲多练。复习时,每节课哪些知识点是需
要学生记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学生理解和应用的教师必须做到心中
有数。重点题、易考题和易混题,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强化练习。
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入学两个多月了,在行为习惯方面与刚入校相比发生了很大
变化,但个别班级学生仍残留有许多不易该的行为习惯,如课下经常
在教室外走廊上打闹,上课铃响了才气喘吁吁跑进教室;还有的学生
上课上自习迟到,上课两三分了教室内安静不下来;老师讲课时有的
学生坐姿不端正,影响听课质量;有的学生不专心听讲,老师在课堂
上不巡回检查,学生的课本都不知翻到哪一页。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
是多方面的,但生物课堂上要想剔除这些不良倾向,我们必须做到:
一是提前侯课,上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走进教室整理好学习物品并复习
上节课学习内容;二是引导初中学生像小学生一样每节课身体都坐
直,双手放在桌上,眼睛注视着老师或课本;三是课堂上来回走动,
随时留意每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