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第10章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泥不治 污水处理系统将崩溃 §10.1 污泥的来源、性质和数量 污泥体积、相对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脱水性能 比抗阻值(r):单位过滤面积上,单位质量干污泥所受到的过滤阻力,称为比阻,单位m/kg。 比阻值越小,越宜于用压滤机或离心机脱水。 毛细吸水时间(CST) : 污泥中的水分 §10.2 污泥的处置 污泥的处置(出路) §10.3 污泥浓缩 §10.4 污泥的稳定 影响污泥的厌氧消化主要因素 污泥的厌氧消化 §10.5 污泥的脱水 污泥的自然干化 污泥干化场 污泥的机械脱水 带式压滤机 带式压滤机 污泥脱水机 PDY型浓缩脱水一体机 IK带式污泥脱水机 污泥离心脱水设备 污泥脱水板框式压滤机 污泥的最终处置 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 流化床焚烧炉 污泥焚烧炉 湿式燃烧 济南市水质净化二厂污泥脱水车间 §10.6 污泥系统的设计计算 压力管道输送水力计算 局部水头损失 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消化池的设计计算(一般参数) 消化温度:中温(33-3度),高温(50-55度) 消化时间:中温消化20-30d,高温消化(10-15d) 有机负荷率和产气量:(中温)有机负荷率0.6-1.5kg/(m3d),产气量1.0-1.3m3/(m3d);(高温)有机负荷率2.0-2.8kg/(m3d),产气量3.0-4.0m3/(m3d)。 两级消化中,一级二级容积比可采用1:1,2:1,3:1。 池体设计 圆柱形池体直径一般为6-35m; 柱体高径比为1:2; 池底坡度一般为0.08; 池顶直径为2m; 池顶至少设置两个直径为0.7m的检修空; 池体的设计(投配比法) 池体设计(有机负荷率法) 沉降法 沉降法 气浮浓缩法 离心浓缩法 污泥厌氧消化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 沼气的收集与利用 储气柜 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污水20万吨 中控室 管路计算 污泥输送一般采用管道输送,没有气味和污泥外溢,操作方便。但一次性投资较大。 污泥管道可分为:重力管道(近距离输送,管径不小于200)和压力管道(远距离输送)两种。 固含率较低(含水率高,>99%)时,污泥接近于水流体。固含率高,则成为假塑性(塑性)流体,层流状态阻力高于紊流状态。所以,对于该种污泥,流速一般取大值。 对于压力管道,最小流速一般为:1.0-2.0m/s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 哈森-威廉姆斯公式 哈森-威廉姆斯系数,与污泥浓度有关 为安全起见,哈森-威廉姆斯公式结果需要乘以K值。 局部阻力系数 例题: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日产硝化污泥2500m3/d,含水率为98%,用管道输送至厂外农场灌溉,输送距离为500m,沿线设阀门一个,900弯头两处,试设计管路系统。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 浓缩池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浓缩池断面的干固体量。kg/(m2h)。 水力负荷: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浓缩池表面积的上清液溢流量。m3/(m2h) 水力停留时间。 固体浓度 污泥固体通量 污泥的固体通量应该按照污泥沉淀曲线试验数据确定,当没有污泥沉淀试验数据(设计阶段常遇到的情况),可参考经验值。 例题:某污水厂日产剩余污泥2200m3,含水率99.4%(固体浓度6kg/m3),浓缩后使污泥固体浓度为30kg.m3(含水率97%),试设计重力浓缩池。 消化池的设计计算包括: 池体设计;加热保温系统设计;搅拌系统设计。 池体设计包括: 池体选型;确定池数目,单池容积;确定池体各部尺寸和布置消化池的个种管道。 以固定盖式消化池为例 目前国内的一般方法。 消化池有效容积 污泥投配率,中温消化时,可取6%-18%。 每天要处理的污泥量 考虑事故或检修,消化池不少于2座。 小型消化池(2500m3),中型(5000m3),大型(10000m3) 座数 单池有效容积 也可以按照有机负荷率计算消化池有效容积。 每日要处理的污泥干固体量,kgVSS/d 单位容积消化池污泥负荷率,kgVSS/m3d 有机负荷率的选择可参考p296,表20-6 例题:某城市污水厂混合污泥经浓缩后,含水率为96%,污泥量600m3/d,挥发性固体(VSS)含量为65%,采用中温消化,消化后VSS去除50%,试设计消化池各部分尺寸。 主要用于浓缩初沉池污泥以及初沉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 间歇式 停留时间一般取9-12小时。 连续式污泥浓缩池: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 气浮浓缩是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黏附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的过程。 气浮法应用范围: 污泥浓度接近于水; 污泥为疏水状态; 易膨胀、发酵的剩余活性污泥。 * * 重庆长寿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2万多吨污水,产生30吨污泥。离长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