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和土力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然后是土压力和土坡稳定性; 掌握三种土压力产生条件、计算方法和原理;土坡稳定性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与技巧;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分析理论在支挡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工程应用的要求和措施,主要是地基设计与处理等。 包括各种浅基础的类型及设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建筑物地基变形及稳定验算、结构设计;深基础着重介绍桩基础的设计计算,另外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苏州市虎丘塔 此塔位于苏州市虎丘公园山顶,落成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距今已有1036年悠久历史。全塔7层,高47.5m。塔的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壁、回廊与塔心三部分组成。塔身全部青砖砌筑,外形仿楼阁式木塔,每层都有8个壶门,拐角处的砖特制成圆弧形,建筑精美。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苏州市虎丘塔 80年代,塔身已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不仅塔顶离中心线已达2.31m,而且底层塔身发生不少裂缝,东北方向为竖直裂缝,西南方向为水平裂缝,成为危险建筑而封闭。在国家文物管理局和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召开多次专家会议,采取在塔四周建造一圈桩排式地下连续墙并对塔周围与塔基进行钻孔注浆和树根桩加固塔身,由上海市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承担施工,获得成功。 图片:苏州市虎丘塔 2、建筑地基严重下沉 上海展览中心馆 上海展览中心馆原称上海工业展览馆,位于上海市区延安中路北侧。展览馆中央大厅为框架结构,箱形基础,展览馆两翼采用条形基础。箱形基础为两层,埋深7.27m。箱基顶面至中央大厅顶部塔尖,总高96.63m。地基为高压缩性淤泥质软土。展览馆于1954年5月开工,当年底实测地基平均沉降量为60cm。 1957年6月,中央大厅四周的沉降量最大达146.55cm,最小为122.8cm。到1979年,累计平均沉降量为160cm,从1957年至1979年共22年的沉降量仅20cm左右,不及1954年下半年沉降量的一半,说明沉降已趋向稳定。但由于地基严重下沉,不仅使散水倒坡,而且建筑物内外连接的水、暖、电管道断裂,都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墨西哥市艺术宫 墨西哥国家首都墨西哥市艺术宫,是一座巨型的具有纪念性的早期建筑。此艺术宫于1904年落成,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该市处于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古代原是一个大湖泊。因周围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沉积和湖水蒸发,经漫长年代,湖水干涸形成目前的盆地。 当地表层为人工填土与砂夹卵石硬壳层,厚度5m,其下为超高压缩性淤泥,天然孔隙比高达7-12,天然含水量高达150%-600%,为世界罕见的软弱土,层厚达25m。因此,这座艺术宫严重下沉,沉降量高达4m,临近的公路下沉2m,公路路面至艺术宫门前高差达2m。参观者需步下9级台阶,才能从公路进入艺术宫。 3、建筑物墙体开裂 匈牙利一码头建筑物墙体开裂 匈牙利达纳畔特码头,位于多瑙河一座岛上的斜岸上。建筑物包括一个仓库和几个车间,宽约24m,高6m,为单层框架结构,建于1952年。 设计采用圆柱形独立基础,基础上置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承受外墙荷重。建筑物内墙采用条形基础,工程建成不久,所有内隔墙都严重开裂。 地基表层为人工填土,厚约3.8m;第二层为细砂与有机粉土,厚约1.7m;第三层为密实粗砂层。上述建筑物外墙下独立基础埋深6.5m,基底面为粗砂层,沉降量很小。而内墙的条形基础埋深仅0.8m,位于人工填土层,沉降量大,显然,一幢建筑物采用两类不同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持力层土质压缩性高低相差悬殊,引起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严重开裂事故。 天津市人民会堂办公楼墙体开裂 此办公楼东西向7个开间,长约27m,南北向宽约5m,高约5.6m,为两层楼房。工程建成,使用正常。 1984年7月,在办公楼西侧,新建天津市科学会堂学术楼。此学术楼东西向8个开间,长约34m,南北宽约18m,高约22m,为6层大楼。两楼外墙净距仅30cm。当年年底,人民会堂办公楼西侧北墙发现裂缝,此后,裂缝不断加长加宽,开裂宽度超过10cm,长度超过6m。 分析原因是由于新建天津市科学会堂学术楼的附加应力扩散至原有人民会堂办公楼西侧软弱地基,引起严重下沉所致。 盘锦市房屋冻胀开裂 该市位于辽宁省中部,锦州市以东,辽河北岸。当地表层为粘土与粉质粘土,厚度3.0m-5.0m,第二层为灰色淤泥质粉砂,很厚。地下水位仅0.5m-2.0m,属强冻胀土。盘锦市冬季寒冷,标准冻深为1.1m。因下卧层软弱,一般房屋基础浅埋为0.7m-0.9m。小于冻深又无技术措施,造成冻胀而使墙体开裂。 4、建筑物基础开裂 南京分析仪器厂职工住宅基础开裂 该住宅位于南京市西部秦淮河以南太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