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结项鉴定书.doc

发布:2017-03-24约3.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阳市教育局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结项鉴定及成果评审书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主持人姓名 霍 金 魁 工作单位 内乡县实验初中 联系电话 评审形式: 专家评审 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1月印制 填 表 说 明 一、请使用计算机按要求填写表内“一”、“五”两项内容, 封面右上方“编号”栏不填。 二、《结项鉴定书》填好后,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上交1份并提交同版电子稿。 三、县区教育科研部门审核汇总后,将纸质材料和电子稿报送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办”不受理个人申报的结项材料。 四、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科所。 联系电话 0377电子信箱:nyjks2002@163.com 地 址:南阳市七一路409号市教育局7楼右侧。 邮政编码:473056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这种要求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数学课的大多数活动都在小组中进行。 数学课上引导学生接受学习,动手实践,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同时合作交流也同样重要。合作交流的活动主要在小组中开展,小组活动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被人们誉为当代“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但是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素、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得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涵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而带来实践中的盲目性 研究的主要内容:(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各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6)、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7)、小组合作学习主理论基础研究。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主要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合理分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临时组合学习小组,这种场面看似热闹,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原有成绩、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因素,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一般每组以4-6名为宜,每一个小组根据学习能力分A、B、C三个层次。小组内成员的座位宜采用就近原则,每组同层成员在组内座的位置应尽量相同,这样便于师生直接通过座次来区分A、B、C层,方便评价记分,便于不同层面同学之间的互助等。每个小组都要有由学生自己制定的组名、组训、组规、组歌,打造精神,让学生在比、学、赶、帮、超中做学习的主人。这种“组内异质”构成的小组,是一个班级的缩影;而各小组间是同质的(组间同质),体现的是均衡优质。这样,每一个小组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为了小组荣誉,每名学生都无一例外的竭尽全力(组内合作),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了责任,而有了责任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从短暂走向长久,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二.学习小组长职责: 学习小组长主要任务是在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协助老师管理好本小组同学,帮助小组成员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课前或课中做好组内同学疑难问题的统计,及时向学科班长或教师反馈。 第(二)、组织小组同学制定好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方法与流程。 第(三)、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探究讨论。先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