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pdf
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理解家的含义,清楚家庭关系的确立,了解家与我们的关
系;②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能力目标:提高传承中华民族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增强孝亲敬长
的行动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
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家庭的作用;孝亲敬长
2.教学难点:孝亲敬长。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探究法
2.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感受亲情
PPT播放:吴子安-我想有个家
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放松一下,欣赏一小段音乐,然后想想这首歌表
达了什么情感?
学生:听音乐后回答问题。
教师: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这真情就是
家人之间的情感:有温暖的牵挂、真切的关怀和守候,当然也有甜蜜的碰撞
和不愉快的冲突。每个人都渴望家,对于我们来说,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
什么样的家?我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
意味。
(二)自主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课的自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71-75的内容,初步
了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家庭的含义和功能;
2.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3.知道孝亲敬长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4.懂得孝敬父母与长辈。
(三)新知讲解
1.家的含义
过渡: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家?请你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心目中的家
是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心中的家是什么。
教师归纳:家,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常把一个单
位比作是自己的家,比如:七中是我家,七年级(8)班是我家。歌曲《大中国》
把中国比作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狭义的家,狭义的家和家庭有关。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庭关系包括
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2.家庭关系的确立
过渡:吴子安演唱的《我想有个家》表达了对家的渴望,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组
成一个家庭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家庭关系的确立
(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小两口结了婚。
(2)因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3)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4)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3.家庭的作用
学生活动一:讨论家庭的功能
过渡:从血缘关系中我们可以家庭具有生育功能,那么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
还承担着其他多种功能。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对家庭功
能的认识。
学生:分组讨论家庭的功能,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说的很好,家庭还有很多功能。
(1)经济功能:爸爸妈妈工作获得的收入供家庭的开销。
(2)情感交流功能:父母认真聆听,帮助小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烦恼。
(3)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学校,不仅年幼受家庭教育,而且人
人都要受家庭的影响。
(4)抚养和赡养功能:抚养子女,赡养老人。
过渡:我们从家庭的生育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等等,可以看出家庭的哪些作用
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是的,可以说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
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这是家
庭的作用第一个观点。
教师:既然每一个人都有家,为什么吴子安还会渴望有一个家呢?他没有爸爸妈
妈吗?我们一起看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子安他是有家的,爸爸是警察,妈妈是服
装厂的老板。吴子安,一个有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人,非常希望看到父母,希望
父母不要这么忙,能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们接着看吴子安的采访,看看子
安对家的一个理解。
视频播放:吴子安采访—关于他心目中的家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吴子安的回答很有力度,家是装在心里的,所以我们会感慨说你有房
子又如何?我们再来看到课本73页的阅读感悟,一个有房子、有别墅的富豪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