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麓版2018九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西欧的乡村与城市》【课件】-(共18张PPT).ppt

发布:2018-10-18约2.18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三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坐落在法国首都巴黎,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神学院,1261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一词。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已有了天主教修士建学的学生已经上万,许多来自欧洲的邻国。在很长时间里,巴黎大学同教皇和国王都有特殊关系。17世纪,宰相黎世留出任巴黎大学的校长,使巴黎大学有了飞速的发展,奠定了它的国际威望。1793年受拿破仑教育改革影响而撤销,1896年重建。 巴黎大学 巴黎第一大学 巴黎第二大学 巴黎第三大学 巴黎第四大学 巴黎第六大学 巴黎第七大学 在1968年法国学生发生学潮之后,巴黎大学被拆分成13座独立的大学。 一、庄园制度 1.庄园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在庄园制度中贵族包含了哪些阶层? 2.庄园中农奴的地位是怎样的? 3.庄园中的田地分成哪几类?农奴份地上的年收入是怎样分配的? 4.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确立的基础是什么?在西欧封建社会中两大基本对立阶级是什么? 5.在西欧庄园经济中领主是如何剥削农奴的? 封建等级制 蛮族统治者立国前后,通常以土地来分赐部下,受封的贵族再把土地犒赏给属下,以此类推,逐级封赐,直到最低一级贵族——骑士。这就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封建等级关系和庄园制度。   受封的中小封建主和骑士直接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并承担服兵役等封建义务;   领主有义务保护自己的附庸和调节附庸之间的纠纷。 国王 大 贵 族 中 等 贵 族 骑 士 农 奴 、 自 由 农 民 和 城 镇 平 民 领 主 附 庸 领主 领主 附庸 附庸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庄园制度的形成 庄园是中世纪的西欧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 庄园为封建主所领有。庄园主自己持有部分耕地,为“自营地”;另将部分耕地分给农奴耕种,为“份地”。 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4、15世纪趋于衰落、逐渐解体。 庄园制度的特点 每个庄园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庄园领主(封臣)需向授予他们土地的更高一级的领主(封君)效忠,并为后者承担自备马匹、应召出征的义务; 封君应保护封臣的荣誉、财产、和生命,一般不干预封臣庄园的内部事务; 庄园中的主要劳动对象是农奴,他们被剥夺了基本自由,是领主的主要剥削对象; 领主的身份和农奴的身份都是世代承袭的。 份地——庄园主将部分耕地分给农奴耕种,农奴获得份地,必须承担劳役,缴纳捐税。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农奴所承担的劳役逐渐改为提供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不经庄园主同意,农奴不得离开;份地可以继承,但必须缴纳继承税。 自营地——是庄园内最肥沃的土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 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农奴和领主构成了两大基本对立阶级。 自营地与份地 二、城市的兴起 1、重新兴起的时间:11—12世纪。 2、特点: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到交通便利、安全 可靠的地方,从事商业活动,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形成了城市。 3、著名城市:法兰克福、威尼斯、热那亚等。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马赛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新获得独立 佛罗伦萨 巴黎 马赛 伦敦 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 原因: 城市一般建在领主和教会的土地之上,所以常受到领主和教会的盘剥; 城市壮大之后,就力求摆脱他们的严格控制; 12世纪初,法国北部城市琅城人民向统治它的主教赎买了自治权,建立了自治机构。这个贪得无厌的主教将赎金花光后,就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愤怒的琅城人民发动起义,冲进主教住宅,杀死了主教。面对国王和领主的联合镇压,琅城人民继续斗争,十几年后终于赢得了自治。 琅城人民起义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经济方面:商业的繁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政治方面: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思想文化方面:为适应新兴市民的需要,城市兴起了反映新的世俗生活观念的市民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总之,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三、大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