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塘回填首件施工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塘回填首件施工总结
一、概述
我部承建的312国道扩建工程SZYQ-1标,全长5.2公里。本标段起讫K32+900-K38+100,共有29处河塘,其中有15处不设围堰清淤回填,其余设围堰排水清淤回填。回填采用40/300cm碎石土和5%的石灰土,开挖清淤38448m3,围堰1031m,回填碎石土10084m3,5%灰土61233m3。
在河塘清淤回填未正式大面积施工前,我部将选定K34+515-K34+585段作为试验段先期施工以确定和验证本标段河塘回填施工的技术参数、施工控制要点和施工工艺,以利于本标段河塘回填的全面正式施工,同时也作为我标路基河塘施工的首件工程,总结验证我标的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压实度、灰剂量、含水量、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以指导全标段河塘的施工。
二、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1、 设置围堰
围堰采用草袋夹心土设置,设置高度高出水面50cm。先采用φ5-φ20的圆木打入硬土层50cm,间距1.2m,形成木排桩围堰,围堰顶设置宽度为1.0m,堰外边坡坡度为1:1。露出水面部分的围堰中填料用人工夯实。然后用抽水机进行抽水,在抽水过程中需及时、快速,以免受阴雨天影响,产生二次排水。
2、清淤
清除淤泥用挖掘机配合推土机进行清除,然后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堆放,边角部位利用挖掘机扩大清除,确保河塘的四周边角等部位必须清除彻底、干净,清除直至硬土层,用挖掘机将塘的四周边坡挖成100×40cm的台阶形式,然后进行检查、报验,确保四周边坡清淤结束后不产生坍塌,从而产生二次清淤。
3、备料
施工7-10天前我标对生石灰进行充分消解,因外购土方的土含水量比较大。我部采用掺灰集中拌和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土方含水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同时通过掺灰翻拌使土体颗粒细化。外购土方集中堆放在施工场地,根据土方量计算所需的石灰量,质检人员检查灰剂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足再增加石灰用量;用挖掘机翻拌、闷料3-5天,使土体初步砂化,便可装车上土摊铺,集中拌和既避免了现场掺灰的不均匀性和边角地方的拌和不到位性和,同时也能节省在路基上的成型时间,以便充分利用各种配套机械。
4、回填
清淤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以免天阴下雨,雨水影响而产生积水,产生二次排水。回填时按设计要求用一层碎石土,其余的用5%石灰土分层回填至原地面。
回填时应检查每层灰土的松铺厚度,确保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灰土集中在堆土场进行拌和,拌和时根据设计灰剂量要求计算需掺加拌和石灰的量,确保灰剂量满足要求。回填前检查灰剂量,如果小于5%时,应进行二次掺灰、拌和。拌和后灰土外观应一致,无灰堆、灰团等,拌和完成的标志: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且水分合适均匀。
5、摊铺
用自卸车将预拌好的5%灰土运输至该河塘,再用推土机根据高程控制桩粗平后,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找平。如果颗粒较大,再用路拌机进行粉碎。
6、整平、碾压
(1)首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如发现颗粒较大,再用路拌机进行粉碎、翻拌后,再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恢复中桩、边桩,并用钢卷尺拉出左幅10m桩,用竹片桩打好。用水准仪确定竹片桩的高程,其高程为松铺高程。与下承层的对应高程相比即得到松铺厚度h1。
(2) 使用平地机根据竹片桩的高程整平两遍,再用水准仪检测竹片桩顶高程后,让平地机精平两遍,最后平地机将工作面终平。
(3) 工作面终平后用YZ18振动压路机振压一遍,再用18-21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碾压时遵循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速度不大于3KM/h,碾压轮距重叠1/2。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在下沉(无明显轮迹)时,可判定为密实状态,此时再测其高程,即为压实高程。碾压后的高程与对应的下承层高程相比,就得到压实厚度h2。松铺厚度h1与压实厚度h2之比,即为松铺系数1.13。
7、台阶处理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台阶,台阶开挖尺寸为100×40cm,用人工整平至硬层,并加以夯实,以确保连接部位的压实要求。
在河塘填筑的1/3和2/3处,我们采用铺设已检测合格的土工格栅,再将已拌和好的灰土运送到土工格栅上,整平,碾压。为保证土工格栅的整体性,尽量减少拼接。在铺设土工格栅时应铺平,固定在路基上。
8、检测
施工完成后首先进行高程、宽度、横坡和平整度的检查,自检合格后,报请测量工程师检测,报验合格后,再进行压实度和灰剂量自检。自检频率每2000m2/8点,不足200m2时至少检验2点。自检合格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主要控制要点和技术参数
操作流程 控制要点 施工前准备 1、土的要求:塑性指数15-20的粘性土,不得有草皮、淤泥等杂物。
2、石灰要求:达到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在7-10天前进行消解,但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