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1-15约7.8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SportsPhysiology

学分:4

学时:总学时76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实验24学时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修读学期:第2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研究人体体育运动与身体机能活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体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所产生的人体结构和机能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过程的规律,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及机理,阐明体育运动训练和教学的生理学原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奠定运动生理学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掌握系统的运动生理学理论和方法,熟悉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机能变化规律,掌握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规律。

课程目标2:具备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体育运动实践的能力,初步具备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具有运用运动生理学理论与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课程目标3:树立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提升生理学视角下的缘事析理、明辨是非能力,理解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形成人体科学和体育运动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3-3.[专业基础知识与素养]系统掌握体育人文和运动人体等学科的知识、原理以及青少年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能够有效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课程目标1

H

指标点4-3[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够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综合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科学地设计、组织并实施体育教学活动,并能初步使用多元评价方法,适切诊断教学活动效果。

课程目标2

H

指标点6-1[学科育人]理解体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能够有效挖掘体育学科的育人元素,掌握体育学科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课程目标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骨骼肌机能、人体生理的几个主要过程、物质与能量代谢、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人体运动中的机能状态变化等,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一)绪论

(1)运动生理学概述

(2)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3)机体内环境与稳态

(4)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

(5)反馈与前馈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2)理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现状及与其它理论学科的关系;

(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

(4)树立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2.教学重点: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内环境、兴奋性。

3.教学难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兴奋、兴奋性。

2

讲授

讨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

(二)肌肉活动

(1)肌肉的特性

(2)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

(3)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5)肌电图及其应用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骨骼肌的细微结构与生理特性、肌肉兴奋时的生物电现象;

(2)理解两种肌纤维的不同特点及其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3)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和过程、肌肉收缩的形式与特征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4)能够掌握肌电图的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5)形成人体科学和体育运动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理念。

2.教学重点:动作电位、肌肉收缩形式、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3.教学难点:滑行学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收缩耦联。

6

讲授讨论作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三)能量代谢

(1)ATP的分解与合成

(2)人体能量代谢

(3)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的概念;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分析不同强度的运动能量代谢规律。

2.教学重点:能量代谢、基础代谢、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

3.教学难点:人体三个能量供应系统、能量连续统一体。

4

讲授作业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

(四)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

(2)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3)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4)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1.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与一般功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