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管理制度(3篇).pdf
煤矿顶板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使职工牢固树
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基础工作,抓好我矿
的顶板管理,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经研究,特制定如下
顶板分析管理规定:
一、组织机构: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
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
况。
组长:矿长
成员: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部
长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各采煤、掘进队要成立相应的顶板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小组,
由主管队长担任组长。
三、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生产技术部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
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如遇情
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
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
第1页共7页
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
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
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
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
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工作面要加强支柱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
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
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
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
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情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配合钢
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必要时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支护不能一
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
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采煤工作面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
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工前班组
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工。严禁使用
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摩擦支柱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
第2页共7页
柱在入井前必须逐跟进行压力实验;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
超过____个月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须进行压力实验,方可
投入使用。
3、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柱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
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柱。工作面的排柱距要在作业规
程中明确规定,使用木支护工作面的坑木规格要在作业工程中明确规
定,碰倒或损坏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
力,柱径100mm的不得小于11.4MPa;柱径80mm的不得小于11MPa。
4、工作面柱、梁必须编号,不许缺梁少柱;外观缺损的柱、梁严
禁使用。支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支护强度要求。
5、工作面安装结束,要经过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的联合验收,验收
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
6、工作面初采必须制定专项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矿上应成立专门
机构,坚持跟班制度。在工作面初采措施中,对工作面初采领导小
组、工作面初采期间的支护管理和加强支护的特殊支护措施等内容,
必须做出具体规定。
7、工作面初次来压前后,要有专人观测顶板压力变化情况,及时
采取加固措施。
8、回柱时若出现工作面大面积来压有推棚危险时,应立即停止工
作加强支护,情况紧急时立即撤出人员并向调度室和值班人员汇报。
9、为保证支柱有足够的初撑力,泵站压力不能低于设计值,液压
管路不能有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