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三矿顶板管理制度 .docx

发布:2025-03-05约1.76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7

PAGE

矿井顶板管理制度

矿属各单位: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切实提高煤矿顶板管理水平,坚决遏制顶板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顶板管理制度。

一、成立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成立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矿井顶板管理各项工作决策部门,由矿领导和相关科室组成。

组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防突副矿长。

成员:机电副矿长总会计师生产副总开拓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生产技术科科长安检科科长调度室主任通防科科长机运科科长地测科科长开拓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顶板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成员由生产技术科分管采煤、煤巷掘进、巷修、设计及开拓科等技术人员组成。

(二)领导小组岗位职责

1.组长是矿井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顶板管理体系,制定顶板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顶板管理人、财、物的投入,组织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顶板管理负主要领导责任。

2.副组长总工程师是矿井顶板管理的技术负责人,建立以总工程师→生产、开拓副总→生产技术科、开拓科→施工单位技术员顶板管理创新体系。负责合理布局采掘生产系统,强化顶板围岩力学性质及稳定性分析,科学选择支护参数,加强采掘工作面、特殊区域支护设计审核把关。组织采掘设计、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的编制及审批,负责提高顶板管理技术水平及“四新”推广及应用等,对顶板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

3.副组长生产副矿长负责矿井现场顶板管理工作,建立以生产副矿长→生产、开拓副总→生产技术科、开拓科→施工单位负责人支护质量控制体系。负责各项顶板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现场落实,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支护材料规格、强度和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对顶板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4.副组长安全副矿长负责矿井顶板管理监察工作,建立以安全副矿长→安检科顶板管理安全监督体系。对顶板管理负安全监察责任。负责井下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强化支护作业现场安全监督,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5.小组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组长、副组长完成顶板管理相应的工作。

(三)职能划分

1.生产技术科是矿井顶板管理的职能部门,采煤、掘进、巷修、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矿井日常顶板管理业务工作,负责监督和落实相关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督促、检查采煤、煤巷、巷修顶板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顶板事故隐患,确保顶板管理到位。

2.开拓科负责岩巷掘进工作面及相关巷道的日常顶板管理业务工作,负责监督和落实相关技术方案、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督促、检查岩巷队顶板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消除顶板事故隐患,确保顶板管理到位。

3.通防科负责矿井所有回风大巷和总回风巷道顶板排查,每月进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汇报,并负责监督打钻单位钻孔开孔及封孔后联网质量,对联网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责令整改并处罚。

4.机运科负责矿井主要轨道、皮带巷、所辖区域巷道或硐室(变电所、配电点、泵房等)的顶板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汇报。

5.地测科

(1)在工作面设计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查,结合相邻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分析推断设计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及时提供地质资料、巷道顶板岩性及顶板岩性柱状图、巷道预计可能存在的断层及构造情况,为进行工作面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认真开展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报工作,以利于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一些特殊或临时出现的地质构造,必须及时组织探测并将书面材料报生产技术科。

(3)巷道掘进期间,煤巷每隔50m、岩巷每隔100m必须用锚杆钻机探测一次顶板岩性,煤巷每隔300m、岩巷每隔500m必须对顶板进行一次取芯探测或窥视探测,及时掌握顶板岩性变化规律。

(4)针对特殊地段的锚杆支护巷道,及时进行顶板探查及岩性分析,绘制顶板综合柱状图报送生产技术科,以便于支护设计修改,确保支护安全可靠。

(5)在采、掘工作面开工前,提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

(6)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引发的顶板事故。

6.安检科对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每班进行检查,检查巷道规格、施工质量、支护材料使用情况、顶板临时支护、规程措施的执行情况。当井下现场工程质量及顶板管理有重大隐患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或责令停止施工,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7.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